非尼哈的狂热行为(民25:6-13)合乎公义?如何平衡热心与节制?[第2页/共3页]
非尼哈的动机,无疑是对神纯洁的极度尊崇与酷爱。他作为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属灵桥梁,深切了解神的纯洁不容玷辱,神的律法不成违背。他看到同胞们的出错行动,深知神的气愤必将来临,以色列人正面对着没顶之灾。在这类激烈的任务感差遣下,他决然拿起长矛,没有涓滴踌躇,径直走向那对恋人,以判定而断交的行动,刺死了他们。他的这一行动,如同一场风暴,刹时制止了神的气愤,使以色列人临时免于更大的灾害。
以真谛为原则,是我们在寻求热情的过程中必须死守的底线。以弗所书4:15说:“惟用爱心说诚笃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作为信徒,我们负担着保护神的真谛的重担,但在表达真谛时,要以和顺、慈爱的体例,制止因打动而伤害别人。真谛是我们的指南针,而爱则是我们飞行的帆船,二者相辅相成,才气引领我们在信奉的陆地中稳步前行。
深思与改过,是我们不竭生长与进步的门路。诗篇139:23 - 24中提到:“神啊,求你鉴察我,晓得我的心机;试炼我,晓得我的意念,看在我内里有甚么罪过没有,指导我走长生的门路。”每次行动以后,我们都应静下心来,深思本身的行动是否过于激进,是否在打动中落空了节制。通过深思,我们能发明本身的不敷,及时改过,调剂本身的行动体例,以便在将来的行动中做出更明智、更合适神情意的挑选。
非尼哈行动之思:公义、热情与节制的看望
3、热情与节制的精美均衡
从行动的合法性角度来看,非尼哈的行动乍看之下仿佛是公理之举。他挺身而出,保卫神的名誉,保护以色列民族的信奉纯粹,以一种极度的别例对公开的罪过做出了回应。但我们若将目光放远,从神的团体教诲来核阅,便会发明此中的庞大之处。耶稣在新约中明白教诲我们,要以爱心、宽恕和战役的体例来措置抵触(马太福音5:9)。他所倡导的是一种超出暴力的处理之道,是用爱去化解仇恨,用宽恕去治愈创伤。这启迪我们,固然在某些极度环境下,暴力能够被视为一种公义的表示情势,但我们必须深切思虑它是否真正合适神的团体情意,是否违背了神所倡导的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