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 - 第218章 安朝民心

第218章 安朝民心[第1页/共4页]

很多忧国忧民的文人士子,纷繁群情。

却没想到这一日会来得这么快,这么俄然,这么光辉!

加上天金国兵力再次收缩,这些城池攻陷、收伏并不算吃力。

无数物质源源不竭地涌向火线。

火线战线。

在赵立、于江州将军等看来,“如有神助”不再是一个描述词,而真逼真切的“有神助”。

安朝境内。

安朝军队的军纪极好,固然东、西两路雄师比不上襄阳雄师军纪森严。

毕竟,借助亲人、家属的庇护做事,在这个期间的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

但有见地的高人能看出,这打下的都是不太首要的城池,天金国收缩兵力的企图很较着。

有些土豪想浪费华侈,用甚么一米高的大香火,很多的牲口猪羊大肆祭拜,反而被安朝的军队怒斥。

这一战,直接引爆了安朝的民意。

一旦败北,身在火线襄阳城的皇上,恐怕性命难保。

顿时安佑帝在百姓口中赞誉一片,大师发自内心给天子歌功颂德。

如果做错了,那必然是身边臣子没有尽到进谏的职责。

东路雄师、中路的襄阳军全都轻松地攻城掠地。

将全部“山东路”给荡平,尽归安朝之手。

没想到,接下来的重磅动静,让安朝之人,的确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

沿途的土豪、百姓,有力着力,有粮出粮,有钱出钱。

让他们按部就班,稳打稳扎就行。

张天的各种神迹,郭将军的军阵战法,襄阳雄师的军纪。

又岂会被曹操、孙策等凡人所杀?

这跟往年一兵戈,就要强征百姓赋税,百姓又骂又有抵挡的景象截然分歧。

何况,另有千里眼从天上供应的信息。

那些有门路探听朝廷信息的文人,多方考证,晓得此次不是皇上帮徐闻作弊,顿时更加佩服。

但像徐闻如许,每打下一城而一城大治,任何人都不敢疏忽他的功绩。

当时很多百姓看到安佑帝被郭将军和牛二抬了出来,一向抬回襄阳城。

更是有无数人,茶前饭后,将这些事迹反几次复地歌颂。

偶尔有些天金国的将领,想采纳埋伏、游击、死守等手腕阻击安朝雄师。

谁料大战一起,捷报连连。

如此大胜,汗青罕见!

跟着吐蕃退兵,成都府的压力顿时消逝。

徐闻的“立神之法”,安抚百姓有大功,也跟着圣旨为百姓熟知。

“我等终其平生,能够管理好一县一城之地,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徐闻的事迹能够传遍天下,也与安佑帝鞭策有关。

二十多天后,襄阳雄师缓缓压到一座城池之下。

常常一支香,一只鸡,拜过就行。

既不消捐款,又不消比拼谁的祭品好,只需求心诚便可。

跟着北线的地形收窄,两支雄师垂垂靠得很近,已经能够结合利用一些战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