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434章 停战协议中

第434章 停战协议中[第2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柳腰扶 天鬼谣

他这并非是有闲情逸致与朱燮元切磋儒学的真谛,亦不是企图以言语佩服这个在宦海沉浮多年的故乡伙。

秦思源缓缓踱步,“我并非要完整否定孔子之儒,只是这后代被曲解的儒术,实该摒弃”。

秦思源目光如炬,言语间似有深意,仿若能看破朱燮元内心深处的隐蔽。

秦思源针锋相对,“忠君如果愚忠,爱国如果空喊标语,又有何益?真正的爱国,应是为百姓谋福祉,而非保护一家一姓之统治”。

他深知儒学于宦海,既是晋升的拍门砖,亦是行事的原则与标准,于儒生,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底子。

“此等儒术,让后代百姓垂垂没了脊梁,只知顺从,只知为求功名而苦读儒经,满口仁义品德,实则内心逐利”。

“五年。”秦思源伸出了一只手,那手势果断而有力,在空中划过一道简练的弧线。

“即便明着不动手,公开里你也会动手的,这几个州府如果被你把握了,那可就是半个四川”。

“也好。”秦思源微微点头,神采安静,语气淡然却又不容置疑,“我的意义很简朴,总督大人如果不想再大打脱手,那么我们就全面寝兵吧”。

顿了顿,他又减轻语气说道,“大不了老夫禀明朝廷,顿时就会从天下各地抽调精锐前来剿除你,你又如何对付?”。

“总督大人是个明白人,儒学究竟是个甚么东西,你内心应当很明白,要不然你也做不到现在这个位置”。

他是在为今后的儒生担忧,在秦思源这般大胆激进的理念打击下,儒家在这人间的职位与传承,恐怕会晤临前所未有的应战与危急。

朱燮元冷哼一声,“你莫要对劲,儒家根底深厚,岂会因你一言而摆荡”。

秦思源傲然道:“我只知,在我之地,百姓能有田可耕,有屋可住,有冤可申,不必被那虚假儒术所困”。

他明白此中的利弊,晓得此中的法则,每一步都走得谨慎翼翼,如履薄冰,恐怕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万劫不复。

他这般做的目标实则极其明白,便是为了打压朱燮元的气势,在这无形的心机比武中占有上风。

仰仗对儒家经义的研习与贯穿,在宦海中追求一席之地,而宦海,更是在儒家思惟的覆盖与渗入下,构成了一套奇特而又森严的品级次序与好处博弈法则。

朱燮元亦站起家来,袍袖一挥,“荒诞!董仲舒之儒,融会诸家之长,使儒家经义更加完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清楚,方使天下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秦思源也瞟了他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发觉的赞美,他明白这类事情是瞒不了这个故乡伙的。

“孔子若活着,见此儒术被扭曲至此,定会痛心疾首。现在之儒,已沦为宦海晋升之门路,几人是至心践行儒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