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黯然落幕[第1页/共3页]
“中书舍人安在?”李渊神采冷峻,说罢,他猛地一拍桌案,眼神中闪过一丝断交,“朕意已决,速速草拟圣旨!”
今有刘文静、刘文起,朕素以热诚相待,委以重担,恩渥有加,望其能殚精竭虑,帮手朕成绩大业,保大唐江山社稷安定。
李纲、萧瑀与李世民闻言,心头皆是一沉,忍不住在心底收回一声喟叹。三人目光交汇,相互眼中的无法与可惜清楚可见,他们都清楚,陛下情意已决,旨意一旦下达,便是有力回天了。
李渊坐在龙椅之上,神采莫测,眼眸低垂沉默不语,萧瑀见状,深吸一口气,也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与李纲大人深有同感。文静不过是心中有些牢骚,借酒消愁时口出大言,他向来忠心耿耿,毫不敢有谋反之心。还望陛下开恩,宽恕他这一次。”
太子少保李纲,一袭深青色朝服,光阴在他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沟壑,脊背却挺得笔挺,透着几分文人的风骨。他轻抚着髯毛,目光沉寂打量着周遭。
“现在,怎能仅凭这几句醉话,就仓促定下谋反的大罪?恳请陛下念及他往昔的功劳,大发慈悲,宽恕他这一回偶然之失。”
李世民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孔殷,也赶快上前,言辞诚心肠说道:“陛下,刘文静在起兵之初,便率先定下奇谋,待大事已成才奉告裴寂。可京师安定以后,他与裴寂的职位和报酬却天差地别。贰心中有所不满,实属人之常情,绝无谋反的心机。还请陛下明察,念在他过往的功绩,从轻发落。”
他的思路刹时飘回了往昔,太原起兵时的热血沸腾,疆场上的金戈铁马,朝堂上的运筹帷幄,桩桩件件,仿若昨日。可现在,统统都如梦幻泡影,只留下这无尽的苦楚。时年五十二岁,本应活着间持续发挥抱负,可运气却在此描画上了停止符。一代谋将,就如许在权力的旋涡中,黯然闭幕,徒留先人一声感喟。
法场上,冷风如刀,割在刘文静的脸上,却割不竭他满心的悲戚与不甘。他的眼眸中,曾经的意气风发早已消逝,只剩下一片死寂,心如死灰。
尤甚者,其与裴寂心生龃龉,竟不吝运营毒计,企图暗害朝廷股肱之臣,以泄私愤,全然不顾国度大义与君臣纲常。刘文起家为其翅膀,不但不加以劝止,反而助纣为虐,同流合污,为其谋反行动出运营策,推波助澜。
朕望诸臣工以此为鉴,营私守法,虔诚谋国,切勿心存幸运,重蹈复辙。”
再加上此次事件,刘文静竟与裴寂反目成仇,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更甚者,听闻他竟定计想要暗害裴寂。裴寂乃是李渊的亲信,多年来忠心耿耿,对本身的称帝之路尽力支撑。现在刘文静此举,在李渊看来,无疑是公开应战本身的权威,触碰了贰心中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