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 岳钟琪和施琅[第2页/共3页]
【叮咚,扫描结束!
并且还敢带领十几骑闯营,这胆气可不比岳飞差,并且一身勇武再加上也是一帅才,很不错啊。
岳钟琪(身份:岳飞之子,岳云之弟)
史称“终清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罢了”。
清朝中期名将,南宋名将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
施琅(1621年-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中国清朝海军名将。
耿仲明(身份:耿炳文之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病弹压重庆陈琨兵变,班师途中于资州病逝,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赐谥襄勤。
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调隶登莱巡抚孙元化麾下。
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为宁弘远将军,率师出西路,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
康熙元年(1662年),迁福建海军提督,于次年,遣兵击败南明延平王郑经(郑胜利之子)于海门(今龙海东北),攻取浯屿、金门,加右都督。
施琅果断主张在台湾设防留守,不但无益于中国的同一和安然,并且也无益于大陆与台湾群众的经济文明交换,还无益于台湾高山族社会经济的生长。
顺治八年(1651年),因与郑胜利反目,被夺兵权,遭逮禁,后以计脱逃,复降清。
单骑入贼砦,大义示顺逆。
车骑伐准夷,实其算之失。
技术三随军:耿仲明在随军出征时,武力值晋升5点,耿仲明在受命出战时,武力值分外晋升5点。】
耿仲明(?—1649年),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
后获释家居,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新以总兵启用,重授四川提督,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南北夹攻、直捣中坚之策,被经略傅恒采取,并以十三骑入勒乌围大营,疏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受命率兵入川,翌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
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任福建海军提督,加太子少保,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同谋攻取台湾事件。
次年,奉诏在云贵两地推行“改土归流”。
因为施琅对同一台湾作出了严峻进献,获得康熙的“温旨慰劳,赏鸯优渥”,并鼓励其“益加敬慎,以保功名”。
技术一水战:施琅在带领水军时,统帅值晋升5点,智力值晋升5点,施琅在批示水战时,统帅值分外晋升5点,智力值分外晋升5点。
勇并且有谋,群番詟辟易。
统帅值:105点
这一次攻打罗马帝国也就是积累一手军功,然后比及前面直接汲引成为水军副都督,或者总都督都是能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