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938章 护卫军VS蒙古军

第1938章 护卫军VS蒙古军[第4页/共7页]

八月,辽太宗亲身率军南伐。玄月,契丹雄师达到云州,攻陷河阴。

天显十年(935年)三月,党项向契丹朝贡。四月,吐谷浑酋长退欲德率众内附契丹。

下诏建国号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那段日子对伯颜而言,的确如同置身于炼狱当中。

辽太宗亲征在外,京师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常常由耶律洪古留守。

为此,兄弟之间的干系恶化,冲突进一步加深。

十仲春,祭六合,唐明宗再次遣使到契丹,辽太宗在群臣劝谏之下,以为后唐多次调派使臣是害怕契丹的兵威,因而想要罢兵。契丹军达到杏埚的时候,唐明宗的使臣达到,因而辽太宗班师北归。

同月,后晋使臣献上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献上图籍,至此“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泛博百姓也群起抵挡,大部多至数万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

就算是那些气力达到宗师境地的妙手,若想日复一日地对峙下来,恐怕也绝非易事。

会同十年(947年)正月月朔日,辽太宗以中原天子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管百官朝贺。

厥后他调集后晋群臣,表示要择一报酬中原之君,后晋群臣则请愿推戴辽太宗,因而辽太宗于大同元年(947年)仲春月朔日穿戴通天冠、绛纱袍,登东京皇宫正殿,接管胡汉百官朝贺,宣布大赦。

群臣上尊号为“嗣圣天子”,即辽太宗,大赦天下。

契丹诸酋长深知述律皇后的心机,争相为耶律德光执辔,表示情愿拥立元帅太子耶律德光。

三月,赵延寿向辽太宗进言:后晋诸军沿黄河置栅,但是害怕辽军不敢出战。

辽太宗派兵追击,后晋军大败。以后辽太宗留赵延昭守贝州。四月,辽太宗回南京。

......可跳转下一章......

契丹攻晋马家口、阳城失利后,不甘罢休,后晋则恃强而乘机反攻。

同时,辽太宗因皇太后述律平非常爱好第三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对耶律洪古非常重用。

在全部保护军中,他的职位仅次于大统领以及几位副统领,能够说是位高权重。

如果辽军直抵澶渊,据其桥梁,后晋都城必可取。当日,后晋军进驻澶渊,其前军高行周在戚城。

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又在西边布阵,未及成列,辽太宗以兵逼近之。

赵延寿雄师达到元城,辽太宗册封赵延寿为魏博等州节度使,加封为魏王。面对契丹雄师的打击,后晋遣使祈求与契丹重修旧好,割让河北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