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娱乐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651章 幸福的新农村:地里种出了金疙瘩

第651章 幸福的新农村:地里种出了金疙瘩[第2页/共3页]

两口儿去打工,一年能落下一万块钱,就算是不错了。但是大姐伉俪俩在家里,却能赚四五万,这如何能不幸运呢。并且这个钱平时也花未几,就在家里,不需求租屋子,平时的开消也比在内里打工少的多。

浅显人,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已经算是不错的人为了。

这些公司的到来给港区带来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些高端人才的到来也增加了全部郑州的江湖职位。

如此便利的财产,哪家公司不心动啊,这太费事了,不但节流本钱,还能够节流不需求的人力物力,办事效力也非常高。

村庄里的厂子也不忧愁,他们的产品只要质量合格,直接上架星达超市发卖,星达超市给他们的订价也很公道,还不压货款,这让厂子几近没甚么压力,利润相对牢固,固然算不上暴利,但是每年赚的钱也不算少。

固然这两韶中原的人为涨了很多,比如华盛产业园区的员工,有一些人的人为能达到一千摆布,但是这还是少数的。

“大姐,你是承包了几个大棚啊?”

至于浇水,施肥这些东西也非常便利,华盛个人为他们打造的智能化体系,预埋了管路和传感器。

如何能不幸运呢,在这个期间,两口儿在家里承包一个大棚,再去工厂里打个零工,一年下来两口儿能赚四五万块钱,这但是相称短长的。

因为这里财产链太完美了,你设想一款电子产品,四周转一圈咨询一下,全部零部件根基上就搞定了。

不过明天徐华盛和李吉林看的却不是这里,这里的生长已经步入正轨,欣欣茂发,只要持续办事好这些企业就行了。

一旦需求浇水的时候会主动启动体系,对农作物停止灌溉。施肥也是直接根部水肥,只需求把营养液倒入施肥的罐内里便能够了。

徐华盛猎奇的问道。

“大姐,你和大哥这两小我一年下来能有多少支出啊?”

豫省,机场的出口,李吉林看到走出来的徐华盛面带笑容。

东堤新村,这是新乡村的一个试点。全部东堤新村是四周十几个村庄会聚在一起的一个大村庄。

“李书记,好久不见,你看上客岁青了很多啊。”

不过车队却没有先进村庄,而是在一个下路口停了下来。徐华盛和李吉林一行人下了车。

进村的路是一条宽广的骨干道,双向八车道,绝对的宽广。

“徐总,好久不见了……”

大姐的大棚里莳植的是高产小黄瓜,这类小黄瓜产量高,出产周期短。最首要的是采摘以后底子不忧愁卖,直接村庄里的工厂同一收买了,收买代价也非常不错。

宽广极新的公路上车来车往,显得非常繁华。

高端人才的人为高,消耗才气强,直接动员了四周的消耗,构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