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 第150章 一视同仁,努力维持平衡

第150章 一视同仁,努力维持平衡[第1页/共3页]

内阁剩下的一名大学士徐光启,自从在年前的盐铁集会中,朱由校开端对他有所不满后,他就低调了很多,不再自觉地反对或者踌躇了。

是以次年度集会流程简朴,大部分内容都是照搬往年,朱由校也没有过量“节外生枝”,以是差未几到中午就开完了,朱由校给参会的官员们赏了一顿午膳。

朱由校这时候提出涨俸禄,一个是为将来提出考成法做铺垫,另一个是和缓一下与百官的严峻干系。

至于收回盐引,对他们或许有必然影响,但并不大,反而利大于弊,因为盐引收回后又会重新停止分派,到时他们会有机可乘。

礼部的大事项未几,隆武元年的事情也就五件:修实录、编心学经义、乡试、誊抄《永乐大典》、《谕民新书》的持续提高、选妃等。

召开此次年度集会,并不是想火急地想窜改很多事情,更多的是让朝廷构成一种总结与打算的常例。

面对明末这类即将崩溃的节点,必须谨慎翼翼地均衡各方冲突下,有打算有节拍地做一些本身想做的事情。

朱由校现在连朝会都不开了,藩属国也根基只剩下了朝鲜与琉球,国威鼓吹也就没了工具。

想清楚这些后,在看到朱由校的眼神望向本身后,张维贤顿时拥戴道:“回陛下,老臣附议!”

此次年度集会,除了吏部与户部的事情,朱由校针对性地加了些要求,别的的部分,对于他们汇报的内容,朱由校并没有过量干与。

地主家也没不足粮了,朱由校固然另有三千万两的存银,但皇家银行、禁军、几条水泥路等几项大笔支出,这三千万两也不必然够用啊。

有了前几天的警告,想必亓诗教也会收敛很多,只要不过分,朱由校会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五年,全面推行三大高产作物,优先处理用饭题目,顺带着处理暖和题目。

而客岁那些犯事官员的家眷与肇事的监生,朱由校都让他们先去给先帝修皇陵,修完陵再放逐到甘肃与云贵。

靠兵部与工部的那群大爷,不晓得要修到猴年猴月。

现在内廷与国库固然余裕了一点,但并不充足,并且另有个皇陵正在修建,内阁、户部与朱由校都不想修。

格物院、皇家学院、西山武学还挂在内廷的名义上面,跟礼部没啥干系,天然也就不消他们操心。

工部这边的事情,年前该说的根基都说了,就是推行新作物、修建皇陵、都城街道改革、水泥路与港口修建、辽东计谋要点碉楼与城堡修建、北方水利兴建等事。

除了李长庚与几个没有海上贸易的本地官员,大多数民气里对方从哲的建议恨得透透的。

见两位大佬定见分歧,礼部尚书魏广微及摆布侍郎温体仁与黄立极、吏部左侍郎王永光、户部摆布侍郎毕自严与毕懋良、督察院左都御史亓诗教、刚回都城的兵部左侍郎李邦华、通政使王之臣等人,也纷繁站出来拥戴道:“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