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粮价飞涨[第2页/共3页]
粮价一天涨了两钱,不但引发了朱由校的高度存眷,还引发了户部与内阁的重视。
为了便利此后内阁的就近办公,朱由校也让他们搬到了琼华宫南边不远处由之前兵丈局改革的内阁新值房。
现在辽东与西南又在经历大战,加上兖州府大地动,从而进一步减轻了粮食的耗损。
而一样在朱由校搬进琼华宫的四月一日当天,都城的粮价也在开端慢慢上涨,先是由之前的一两一钱一石,涨到了一两二钱,当天即将关市的时候,终究停在了一两三钱。
有了天子的共同,科道言官们的弹劾题本自此就再也没有停过。
李长庚站出来辩驳道:“启禀陛下,臣从湖广故乡之人的口中得知,畴昔一两个月,有很多粮商在大量高价收买粮食,恐怕与此次都城粮价上涨有必然关联,以是臣不同意加大放粮之策!”
对于徐光启的质疑,方从哲并没有挑选与之实际,而是再次微闭起了双眼假寐起来。
当朱由校听到这个动静的时候,真是感慨这些人还真会挑日子,选在了他和内阁搬到西苑的日子,较着是在赤裸裸的挑衅与宣战。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后,纷繁挑选了告急向天子汇报此事,并快速敲定应对之策。
徐光启不太敢信赖地问道:“元辅的话,是否有点夸大了?现在有谁能有如此能量挑动如此大的事情?”
魏广微留下的礼部尚书则由礼部左侍郎兼河南巡抚顾秉谦接任,礼部左侍郎黄立极调任户部左侍郎兼河南巡抚,河南左布政使由江西右布政使杨鹤调任。
对此,作为天子的朱由校天然是非常乐意看到的,故而对于弹劾的题本不再像之前那样悲观措置,而是偶尔也会挑几个不利蛋让督察院或东厂去调查一番。
看着面前的五位大臣,朱由校固然心知肚明他们是为了何事而来,但还是假装猎奇地问道:“诸位爱卿此时前来,但是有要事?”
琼华宫在空置半年后,朱由校选在四月月朔这个阳光亮媚、气候暖和的日子,与他的妃子们正式搬到了西苑的琼华宫居住。
大明只要一个海瑞,以是那些被朱由校挑出来的不利蛋,就真的倒了大霉了,一个个不是抄家斩首,就是罢官夺职。
将来一段时候内,科道言官的弹劾题本满天飞,并且弹劾的目标根基是朝中与在外的四品以上高官,这让大明全部宦海一下子堕入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况,弹劾多了,官员们的办事效力也跟着晋升了很多。
李长庚再次辩驳徐光启的话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元辅的话不无事理,天下粮食就这么多,加上近些年西北与华北持续大旱,全部北方的粮食呈现大面积减产,人多粮少的局面已经闪现。
世人听完方从哲的话,无不在他们心中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