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114章 礼贤下士

第114章 礼贤下士[第2页/共3页]

明天应邀前来的各路蕃汉首级中,就有五年之前参与了灵州之战的。

段秀实就劝道:“赠姓给族人身份之事,须慎重。”

因为他晓得凉州的十几万蕃汉百姓只认大唐。

王臣当即也道:“老叔如果有顾忌,便由小侄赠以王姓。”

两人商定以后,不等从和戎关过来的后队以及辎重赶到,马璘便点起五千精骑连夜向着张掖进发,这一来王臣身边就只剩两百人。

“大将军,你真是折煞小人了。”野骨本能的想要趴下行蒲伏礼,这是党项人的最高礼节,就是下位者蒲伏在上位者的脚下,亲吻对方的靴尖或脚指。

按王臣的本意,实在是想直接赠给凉州的数万蕃民王姓,让他们成为本身的族人,只因为马璘是最高长官,以是才把机遇让给马璘。

比如凉州沙陀族的首级,张仁谦,五年前跟从阿爷参与了灵州之战,终究阿爷和阿兄不幸战死在灵州,父兄骸骨未寒就听到杨志烈说那样的风凉话,张仁谦气得饭都没吃,当天下午就带着残剩族丁回到沙陀族的领地。

很快,参与了武威之战的各路蕃汉首级就应邀来到州衙。

之前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活着的时候,每次调集各族壮丁都是召之即来,用完以后都是挥之即去,五年前征灵州那次做得尤其过分!

搀起野骨,王臣又拉着他坐到了上座,还陪着闲谈了几句。

因为参与灵州之战的蕃汉联军中就有凉州沙陀族的族丁。

送走马璘以后,王臣就让王佖把各路蕃汉首级请来州衙。

打个不得当的比方,就比如一个部长对一个小州里的股级干部降阶相迎,野骨能不受宠若惊?

跟安禄山也没甚么干系,安禄山本来都不姓安,而姓康,是康国人。

以是在野骨、安守诚、张仁谦等蕃汉首级的固有认知中,像节度使、察看使又或者某某大将军这等人物,都是骄狂不成一世,底子不会把他们这些西凉边疆的野人放眼里,以是王臣表示出来的靠近和尊敬,才会让他们格外的感到受宠若惊。

“欸,野骨兄弟快起来。”王臣从速搀住野骨,不让他趴下。

因为姚令言的后队两千甲兵还在半路上。

世家高门就常常给家奴赠以姓氏乃至收为义子,这没甚么好希奇的,但是给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赠以本身的姓氏,还要给他们族人身份,这事就有得说道了,往好了说是为了稳定凉州的军政大局,往坏了说就是马璘有不臣之心!

之前就是王佖和杜岳带着陌兵器攻破和戎关。

赠姓氏给族人身份乃至收为义子,都是平常事。

厥后吐蕃雄师围沙州,杨志烈往回纥讨救兵,终究却在返回沙州的路上被沙陀族的族丁所杀,沙陀族之以是半路伏杀杨志烈,很难说跟这事没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