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175章 河西大捷

第175章 河西大捷[第2页/共3页]

安西军年前连着打了两个败仗,先夺了凉州,接着又夺了甘州,还从吐蕃人手中抢了五十多万只羊、五万多匹马以及一万多头牛,这才几天就又打败仗了?并且是大捷?大捷这个词可不是能随便乱花的。

“老三哪,你是真不该来金城关见阿爷。”郭暧翻白眼道,“你现在但是一镇节帅,手握重兵,岂能轻离藩镇汛地?知情的晓得你是出于孝心,想要见阿爷一面,可不知情的,还觉得我们郭家有甚么图谋呢,传到贤人耳中该如何分辩?”

听到这,董休便神情一凝,没敢等闲接话,因为这个能够性非常大。

建福门外,待漏院。

不消的时候就各种掣肘,各种制衡?

李适微微点头,忽又问道:“董休,你说,赤松德赞会不会去河西?”

大历五年,正月十九。

另一边,金城关的守关校尉也顾不上郭子仪,按到广武的军报后,当即遴选一名结实亲兵充当信差,携两匹快马往陇关飞奔而去。

对白元光,郭子仪是和颜悦色屈意鼓励,但是对郭曦倒是疾声怒斥。

“说甚?河西大捷?”郭子仪愣在那,郭曦、郭暧兄弟也愣住。

父子仨正说话时,火线关城衙署方向俄然间传来短促的马蹄声,模糊还能听到一阵阵宏亮的号子声,驿馆外的亲兵也骚动了起来。

但是那兵部主事却连看也没有看一眼待漏院中的三位宰相,径直飞奔进了建福门,因为他的职责是尽快的将捷报送至政事堂。

“但愿安西军能奉凶化吉,度过此劫。”元载也是一脸忧愁之色。

“年龄已高又如何?”郭子仪道,“贤人让我戍边我就得戍边,别说是七十四岁,便是八十四岁我也还是得来!华州的青山能够埋我郭子仪的枯骨,凉州的黄沙也一样能够埋我郭子仪的枯骨,你郭三郎叫的哪门子屈?”

元载说道:“不必说,赤松德赞和四卫戍部必定去了河西,不止回纥人,吐蕃人亦知河西商路储藏着庞大的商利,是以决然不会坐视安西军打通河西。”

以是贤人的用心已经是昭然若揭,就是用李晟分郭子仪的兵权,就是要拔擢李晟这个军中后起之秀,跟郭子仪郭家分庭抗礼。

“又下雪了呀。”李适脸上却掠过一抹没法粉饰的忧色,幽幽说道,“也不晓得甘州大马营草场有没有下雪?另有安西军的工匠妇孺以及辎重有没有走到张掖?”

一边大步飞奔,兵部主事一边举着一封军报高喊:“河西大捷……”

不半晌,掌书记高郢就跑出去禀报导:“郭老令公,河西大捷!”

天下兵马副元帅底子就没有虎符,底子调不动一兵一卒。

说到底,元载就不是一名贤相,而只是一介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