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261章 羽翼已丰

第261章 羽翼已丰[第2页/共3页]

东北现在没甚么战事。

“太子,淮南和江南诸道的户调已经解到。”第五琦恭敬的道。

因为自从客岁接到安西军的联名上书以后,李适俄然之间就变聪明了,他仿佛是一夜之间学会了抓大放小,其他事件交给他和王缙办,唯独只要丝绸之路和淮南、江南诸道的户调被他紧紧抓在手中,事无世细都必须由他决计。

很明显,太子从户调中拿走这么多的贡品充入大盈、琼林二库,必定是为了边军打了败仗以后的犒赏而预做筹办。

你一个皇太子,打打马球逛逛青楼不好吗?

太极宫,第五琦悄悄来到东宫。

因为蛋糕就只要那么大,让别人多吃一口,你就必定少吃一口。

太子这是羽翼已丰了啊。

丝绸之路现在由安西军和郭家把着,底子不鸟政事堂的宰相。

跟着丝绸之路的再次昌隆,大唐的国库肉眼可见的充盈起来。

以是丝绸之路的商贸越是昌隆,国库越是充盈,李适的储君位置就越是安定,要想扳倒他的难度也就越大!

这也是政治的本来脸孔,政治的主题永久是斗争。

有事也只能够是西北。

而更让元载夜不能寐的是,跟着本年年初丝绸之路完整贯穿,本来冷落乃至陷于停滞的商贸重新变得昌隆。

元载深切的感遭到,不能任由局面再发酵下去。

送走了常衮和王缙,元载便开端跟杨炎运营此事。

“右相,用不着逼反李忠臣。”杨炎浅笑说,“养大其胃口便可。”

“公南,你是说逼反李忠臣?”元载蹙眉,“局势会否失控?”

不是陇西,就是安西。

要不然用不了两年,李适的储位就会稳如盘石,乃至有能够成为李隆基第二。

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元载打击、攻讦李适的难度。

当然,兵权这块元载和王缙是插不上手的。

“右相,此事需从淮西动手。”杨炎渐渐说出他的通盘打算,“近年来,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自恃功高,益发骄横,时不时纵兵劫掠乡里,这是一把快刀。”

“非也。”李适摆手说,“马璘在奏章中说了,安西的民气很稳,安西军的各军将士则更是求战心切,急于建功立业。”

杨炎道:“丝绸之路的本源便是淮南及江南诸道之丝绸、瓷器及茶叶,如果断了淮南及江南诸道之丝绸、瓷器以及茶叶,丝绸之路就成了无源之水!”

“淮南另有江南诸道的户调终究解到了么?”李适松了一口气,又道,“留出五十万匹丝绸和十万件越窑青花瓷,其他全数归入太仓。”

四人一番计计之合,杨炎便想到了一个好主张:“右相,此事还需从泉源动手,釜底抽薪、拔本塞源方为上策。”

干吗非得吃力八啦的抢我们宰相的活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