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297章 猛火油柜

第297章 猛火油柜[第2页/共3页]

烈火油厂的工匠们就摸索尝试了三年才终究胜利。

范仲淹提出的用来对于西夏的“浅攻进筑”战术,最大的倚仗就是烈火油柜,比拟能力有限且不稳定的火门枪,烈火油柜杀伤力强并且可靠。

武备城每个月能造十具烈火油柜。

烈火油也就是石油,早在汉朝时中原就已经发明了石油。

考虑到现在安西军的财务并不算余裕,以是王臣没有持续扩大产能。

班固在《汉书》中记录,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书中所载的洧水即石油。

更首要的是,因为生铁壳手榴弹用的是翻砂法浇铸工艺,出产效力比浇铸火炮的失蜡法进步了不知多少倍,因此产量非常之大,月产量能达到五千颗。

至于火药厂的产能,也从月产一万斤晋升到月产两万斤,充足用。

弹药厂那边也有新停顿,就是将白沙糖的制造工艺给摸索了出来。

失蜡法浇铸的精度是高,但是产能上限实在太低,王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给铸炮厂的职员增加了数倍,也只是将月产十余门晋升到月产五十门炮。

方才巡查完弹药厂,就又有好动静送到王臣面前。

烈火油厂的分馏塔,已经分馏出王臣想要的汽油!

在分馏塔的底下还开了一处开口,有玄色的带有刺鼻气味的黏稠液体从中流出,只是这气味,王臣就晓得流出来的东西是沥青。

唐朝的鄜州、延州也一样产石油,只不过因为用处未几,以是产量都非常少。

现在白沙糖的制造工艺已经摸索出来。

至于烈火油柜,很早就开端造了。

到了五代十国期间,疆场上开端呈现烈火油柜。

火炉前面用铜管连着冷却分馏塔,一样是用青砖彻成。

武备城已经有两万工匠,里边的铸炮厂及弹药厂已经构成了标准化,厂区采纳全封闭办理,各道工序特别是火药成分派比及颗粒化技术都采纳了严格保密办法。

但是出产效力还是很低,以是白沙糖的代价仍旧很高贵,太奢移。

到了宋朝,烈火油柜更是成了制式兵器,守城特别好用。

只要能燃烧,能够放火就充足了。

在张厌9、孙铁炉等匠头的伴随之下巡查完弹药厂以后,王臣表情大好。

石油只需加热到四百度就会汽化,以是用不着耐火砖。

安西军的五个轻装军团,根基都已经设备了一个山炮旅。

停止大历七年年底,已经造了两百多具烈火油柜。

分馏塔内部用三块铁板停止分开,铁板上有很多小孔,每个小孔上方另有罩子。

巡查完库车河的水力城,王臣又马不断蹄的赶到四周不远的武备城。

在火炉里边是一层层的青铜盘管,石油流经青铜盘管时会被火炉内的烈焰加热,汽化然后产生裂解,再然掉队入分馏塔中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