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389章 勃海国

第389章 勃海国[第1页/共3页]

“好,那就定了。”李适点头,又道,“那么现在再来议一议幽州节度使的人选吧,安东都护府迁到辽东后,郭昕就不再兼任幽州节度使,以是需求再选一小我。”

“这……”王缙顿时就哑了,因为大钦茂做的这两件事的确犯了忌讳,不消大唐年号就是对大唐最大的不敬,藩国阴结外邦更是大忌。

当初在京畿道设立鄜坊、邠宁、凤翔及泾原等诸镇节度使,只是为了庇护京畿安然,现在不管是回纥人还是吐蕃人,都已经不敷以威胁到长安的安然,以是再留着邠宁、鄜坊等藩镇节度使确切已经没有需求。

草原勘界完成以后,马璘就将安北都护府的治所北迁到坚昆并且命令筑城,这座城池将成为安北都护府的中间。

不出不测的话,这条世边界的马璘应当能够多活很多年。

话音刚落,身为右相的王缙直截了当的道:“就白孝德吧,恰好趁此机遇将鄜坊节度使撤了,以当下的景象,京畿道已无需再设藩镇。”

郭昕得知答复以后,当然很活力,当即决定攻灭勃海国。

郭昕也想学王臣在安东都护府设镇,改藩属国为直管军,但是碰到了停滞,此中最大的停滞来自东边的勃海国。

颠末一年多的迁徙,四十余万户两百一十余万口终究全数迁徙到了宁远镇、伊丽镇以及坚昆镇,坚昆即黠戛斯,已规复汉名。

时候来到建元二年(775)玄月。

颜真卿则是从别的一个层面解读这件事情:“贤人,对吐蕃国的战事即将全面放开,此时委实不宜节外生枝,以是老臣觉得挞伐勃海国可暂缓,比及攻灭了吐蕃再攻勃海不迟,不然我大唐就会堕入到两面作战的倒霉地步,恐力有不逮。”

即便跟高句丽鼎盛时比拟也是毫不减色,仿佛又是东北亚的一个强国。

只不过郭昕也晓得攻灭勃海国绝非小事,当年为了攻灭一个高句丽国,国力强大一时的大隋朝都被拖垮,固然眼下的大唐已经规复天宝年间的气象,而军队的武力乃至比天宝年间更盛,即便如此,要想攻灭像勃海国如许的强国也绝非易事。

见王缙没有作声,身为左相的颜真卿当即说道:“同意。”

“同意。”颜真卿附议。

其他的宰相也纷繁附议。

……

大唐的国力再强,两面作战也是大忌,因为吐蕃和勃海都城不是小国。

靺鞨人是东北地区一个陈腐的族群,首要分为七个部落,此中的黑水靺鞨就是厥后的女真人,夙来以剽悍着称。

因为勃海国跟回纥如许的游牧部落分歧,是个农耕国度,不但人丁多,军队多,并且国境内有大量城池,并且这些城池大多都建在险要的隘口山地,大多是山城,唐太宗当年亲率雄师远征高句丽,就在安市城吃了亏,安市城就是一座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