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 第262章 引发争端

第262章 引发争端[第2页/共3页]

李福全分开后,李世民缓缓转过甚,目光落在还是满脸笑容、神采凝重的孙傅身上,“孙爱卿,瞧你这般神情,但是另有其他隐情要奏?”

赵佶听闻李世民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不过很快便规复了安静,他微微皱眉,缓缓说道:“桓儿,此举是否过分激进?高丽虽无礼,但毕竟是一国,这般措置,恐会激发争端。”

赵佶眉头舒展,满脸担忧地看向李世民:“桓儿,虽说我大宋现在国力有所加强,但真要同时面对金、夏、高丽三国,这战事一起,百姓又要刻苦了。”

李世民嘲笑一声,“来得恰好!朕正愁没有来由一举荡平他们。戋戋金、夏、高丽,何足为惧!”

说到此处,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金国曾给我大宋带来无尽伤痛,此番,儿皇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儿皇向您包管,定当尽力以赴,以最小的代价调换最大的胜利,保护好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但现在局势已然如此,避无可避。

孙傅在一旁谨慎翼翼地说道:“陛下,现在高丽国使节称病不来,金国使节又这般肇事,臣担忧这两国已然暗中勾搭,若西夏再插手,我大宋边疆恐有战事。”

赵佶看着李世民,心中感慨万千。

李世民闻言,满脸不屑,“金国与西夏、高丽结合?哼,就凭他们也想踏平我大宋?的确是痴人说梦!”

赵佶神采阴沉,“哼,这高丽国,莫不是想在这个时候给我大宋使绊子?”

何况,我大宋已然厉兵秣马好久,军威正盛,将士们皆巴望一雪前耻,现在恰是彰显我大宋国威之时。”

李世民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靴声橐橐,半晌后,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霜,看向李福全,沉声道:“传朕旨意,马上命人将高丽使节一干人等,速速逐出大宋国境,今后不准他们再踏入大宋半步。”

李世民见状,语气暖和却又带着不容回绝的意味说道:“孙爱卿,有何事但说无妨,切莫藏着掖着。”

李福全听闻,心脏猛地一缩,这般惩办高丽使节的手腕,可谓是雷霆至极,一旦实施,必将震惊四方。

“桓儿,” 赵佶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怠倦,“这一战若真的打响,胜负难料啊。为父虽支撑你揭示大宋的严肃,但也实在不忍心看到百姓再遭烽火涂炭。”

赵佶微微点头,“如此甚好,只是这出兵金国,毕竟是一场大战,不成掉以轻心。”

“这完颜烈如此张狂,背后必然有金国朝堂的授意。他们见我大宋日趋强大,胜利光复燕云十六州,心中顾忌,便想用这类手腕来摸索我大宋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