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如果我掏出八股文,阁下如何应对?[第2页/共3页]
他当然明白朱标为何承诺得如此利落——这位太子殿下的心机,他早就揣摩得八九不离十。
“少来这套。”朱标笑骂一声,眼中却有些宠溺,“你甚么时候做过没掌控的事?是特地去的国子监吧?”
起码看起来就很美啊。
“思惟和内容才是底子。笔墨只是包装,”陆知白微微一笑,“以是说八股情势也是一样的,只是包装罢了。关头还是在于,代贤人立言。”
陆知白走出文华殿,嘴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
陆知白从袖中取出折叠整齐的宣纸放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满是科举范文讲明。
恩师宋濂曾执戒尺敲他案头:“希直的文章如利剑出鞘,却欠了剑鞘收锋之雅。”
“我想请方先生每日抽两个时候,到科学院指导那些儒生作文。以方先生的才学,加上我的体例,定能......”
“破题用‘君舟民水’之喻,承题引《尚书·五子之歌》,起讲转至‘桀纣失德’——看似引经据典,实则朱笔批语写着‘踏实空洞,未触真义’。”
如果大师因为脾气或理念的分歧而有冲突,也最好尽早发作,尽早处理。
朱标巴不得他们多多来往,好靠近些。
方孝孺的双眼突然睁大几分。
其二,在朱标苦心运营的权势版图中,方孝孺初来乍到,如一颗新嵌入棋盘的棋子,亟待与周遭的棋子相互照应,加深豪情,完成磨合。
陆知白蘸墨在空缺处画了座牌坊,“比如营建司起屋,总要立梁架柱吧。
陆知白顿时眉开眼笑,又规复了嬉皮笑容的模样:
“非也~我本日来此,是来借先生您的……哈哈,是有作文之法,要与你会商。”
陆知白笑着点头,想了想,感觉不敷,多点几下,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文风当务实!”
纸页间朱砂标注的“破题、承题、起讲”等字样,竟将文章拆解成八段严整布局。
他学术醇正,纵横豪宕。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笔畅达,言简意明,为时人所传诵。
破题句“社稷非金汤之固,在德不在鼎”,如利刃出鞘。
看着陆知白欢畅拜别的背影,朱标目光深远,而后微微一笑,重新拿起朱笔,持续措置政事。
“模具也没甚么不好的,起码能做出成品来。”
这八股虽似窠臼,却能保干才不偏题,令英才更见章法。”
“好一个‘在德不在鼎’!”他忍不住击节赞叹,旋即又点头,“可这般锋芒毕露,考官一定敢取。”
但我做文章,向来不在乎文辞是否富丽,只在乎观点是否深切,说理是否透辟。
“殿下这是鄙人一盘大棋啊。”
陆知白顿时暴露奥妙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