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朱元璋的安排[第3页/共4页]
徐达在一旁看着刘伯温那宽裕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刘同窗,学习的时候,但是你学的最当真,我可看到了,你做的条记足足装了俩个行李箱呢,哈哈。”
随后,朱元璋看向宋濂,语重心长地说:“宋学士,你归去后,要思考思考如何窜改儒家一家独大的环境。”
“咱大明想要长治久安,一支规律严明、作战才气强的军队必不成少,而这军校就是培养优良将士的摇篮,可得好好揣摩揣摩。”
“天德,归去后你再好好深思深思军校的事。”
朱元璋内心明白刘伯温的顾虑,可还是感觉他这行动有些见外了,毕竟大师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没甚么好避讳的。
“咱筹算这几日,停止一场家宴,以后,再和武将勋贵、文臣们,分批好好聚聚。”
朱标和徐达领命后,立即行动起来。
世人听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一时候,屋内忍不住哄堂大笑,本来那稍显严厉的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愉悦了很多。
刘伯温赶快解释着,试图让朱元璋了解本身的设法。
“你博古通今,在文坛德高望重,此事就交由你卖力。我们需效仿当代,广纳百家之长,让各种思惟相互交换、相互促进,为大明的文明生长注入新的生机。”
实际上,昨日他忙于措置朝堂事件,特别是对军校、银行以及学术鼎新等首要事件的运营,需求他全神灌输地去思虑、去安排,早把给李奥和牛晓乾安排商店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朱元璋趁着这个空当,把李奥拉到了一边,道:“小李,咱还要费事你跑几趟,去你那边买一些小的煤气灶,再整几个煤气罐,咱今晚想办个家宴,吃火锅。”
“当下,咱大明正处在兴旺生长的关头期间,另有很多大事等着我们去做呢。”
朱元璋微微点头,继而将目光转向刘伯温,神采变得格外凝重,缓缓说道。
“咱要效仿当代的银行,不但要能稳定金融次序,还要能助力大明经济的长远生长,你多费些心机。”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伯温,你这是那里话。”
世人再次施礼,缓缓退下。
两人径直来到正在正教寺人们走线的朱元璋面前,抱拳道:“儿臣(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一听这话,脸上刹时闪过一丝不易发觉的难堪,不过这神情转眼即逝。
赵成赶快应了一声,便仓促去传唤朱标和徐达。
“陛下,臣并非想躲着,只是感觉……”
说着,他还指了指车上那些极新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伯温,你归去后,也要好好谋齐截下银行的事件。”
李奥可想在大明当个企业家爽爽呢,满心等候着能早日具有属于本身的商店,听到朱元璋这话,固然心中有些绝望,但也不好再多说甚么,毕竟人家是天子,日理万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