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第125章 分化叛军

第125章 分化叛军[第2页/共5页]

与此同时,下霞陂那几日的狠恶战事,也必须详确地汇报给赵国公。疆场上的每一次冲锋、每一处得失,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存亡,只要让赵国公全面把握局势,方能做出最精确的决策,引领雄师走向胜利。

值得重视的是,因为这座大营的存在,本来集结在一起的万民军,被迫分开在了东西两侧。这就如同将一只猛虎豆割成两半,使得他们的团体气力被大大减弱,各自为战,力质变得薄弱而分离。

五骑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下被拉得愈发苗条,他们朝着远方奔驰而去,垂垂地,消逝在地平线的绝顶,只留下一起飞扬的灰尘,缓缓升腾,直到云边。

待墨研好,苏温言伸手,稳稳提起搁在笔架上的羊毫。那羊毫杆苗条,握在手中,仿佛与他融为一体。他将笔尖饱蘸墨汁,略作思忖,便俯身于信纸之上,奋笔疾书起来。

也唯有他,具有这般深厚的资格与秘闻,能够在这庞大多变的战局中,平静自如,批示若定。

她的行动轻柔而谙练,拿起墨块,缓缓注入净水,接动手腕轻转,动员墨块在砚台中一圈又一圈地研磨起来。

一向冷静在旁等待的雅竹,见状立即上前。她的眼神专注而当真,谨慎翼翼地拿起信纸,逐字逐句地查抄,确保笔迹清楚可辨,毫无讹夺。

现在,如许的局势让万民军堕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此人恰是苏温言的亲信保护,来自磐墨营的王虎。王虎身形高大壮硕,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面庞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子北境男人的豪放。

王虎将信封谨慎揣进怀中,再次抱拳施礼,而后回身,迈着果断的法度退出了营帐。

向西撤退,已然无路可走,身后是险要的山川与庞大的地形,早已被敌军周到把控;而向东冲破,面前这座坚如盘石的大营,又好像一道通途,挡住了他们前行的脚步。

苏温言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信赖与期许,伸手从桌上拿起装着函件的信封,递到王虎面前,语气凝重地说道:“此信关乎严峻,此中所涉军情,乃我军成败之关头。你务必以最快的速率,将它送至赵国公处,途中切不成有涓滴懒惰,不得有误!”

字里行间,皆是他对局势的洞察、对军情的梳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计谋的波纹。

这内里错综庞大的干系网,各方权势之间的明争暗斗与牵涉,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束缚此中。

在诸多事件里,探查赵国公泰禾周边县城的投诚状况,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到底有多少县城已然归降,为己方增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