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 第245章 《永乐大典》去哪儿了

第245章 《永乐大典》去哪儿了[第2页/共3页]

【《永乐大典》到底有多逆天】

【数据超越千年,涵盖天文地理、伦理轨制、政治、汗青、名物、科学技术、文明艺术】

“但是我最想要的,是完整的《永乐大典》。”

但作为《永乐大典》超等书迷的嘉靖天子又迷惑儿了。

这比他们身材残破还难受。

解缙、姚广孝二人对视一眼,感觉这个发起极好。

“还好《永乐大典》没有因宫中失火而烧毁,不然,朕便是千古罪人啊。”

“朕的《永乐大典》去哪儿了?”

【而永乐大典便是类书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

【完整版的《永乐大典》,是一部3.7亿字的天下奇书】

“甚么?连《永乐大典》也?”

……

为了防备已然,他命人重抄了一本《永乐大典》副本作为传世。

“大清朝正在让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了几百年。”

“对了,他们是蛮夷,那里懂汉文明的魅力,他们只会粉碎。”

……

参与《永乐大典》编辑的2000多人一样感受天都塌了。

【上起周秦,下迄明初】

“大英博物馆,一家没有大英文物的博物馆。”

天幕上飘过的一条弹幕,充满着无尽的哀痛,不由得让明成祖朱棣浑身一震。

“朕的《永乐大典》啊~~~”

“《永乐大典》现在回收不到4%。”

“莫非正、副本都丢了?”

【终究构成了注释 卷、目次 60 卷,共 册,约 3.7 亿字的《永乐大典》】

片瓦不留,这也太残暴了。

做完这些事,应当能够下去见老爹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能预知将来统统产生的统统,《永乐大典》早有记录。”

浏览了上千条批评,《永乐大典》去处众说纷繁,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

……

是不是只要丢了东西,便能够去大英博物馆找到?

天幕还在持续。

大明位面统统人都看到了这条弹幕,刹时眼里充满了不甘与气愤。

……

“传闻约翰牛国曾经抢了《永乐大典》,才订正了第一本《牛津字典》。”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

【更难能宝贵的是,全部编辑职员严格遵循只收录、不窜改的原则】

朱棣气愤归气愤,目光还是持续看向批评区。

但最后一条批评,却让朱棣眼睛一亮。

“是丢了一部分,还是全丢了?”

“他真的很像法老。”

“是不是他们把大典藏起来了?他们没人了吗?不能编辑文籍吗?”

“解缙、姚广孝,朕号令你们二人多装订几本《永乐大典》。”

看到天幕上对《永乐大典》的推许和评价,参与编撰的人与有荣焉的同时,又倍感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