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回 战长江五伯损,大军压境(1)[第2页/共4页]
公然,赵匡胤到最后也没有杀了李从善,只是把他囚禁在都城洛阳,只享用俸禄却没有任何权柄。
现在征讨吴越国就像一个鸡肋,战之不下、退又不甘的战况,把李煜的心神搅的整日惶恐不安。他一面催促皇甫继勋抓紧拿下吴越国,一面在金陵筑城聚粮,大肆备战,同时让紧邻汉阳、荆南和荆州的守将做好统统筹办,一旦大宋攻城,能守则守,如果不能守,则当即向金陵撤退,力保金陵不失。
赵匡胤为了获得军事上的上风,已经变更了本身差未几一半的雄师,除了在西北防备大辽等国以外,乃至把拱卫京师的御林军也抽掉了一部分,只为了一战而攻灭南唐。与此同时,赵匡胤前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宣召李煜到洛阳来。
李煜此时也是心急如焚,征讨吴越的战事并不如当初估计的那样顺利,久攻不下的吴越都城,把南唐几近一半的军队都吸引在了城下,其他处所保卫的人马天然空虚。并且吴越国获得大宋的暗中支撑,保卫都城的决计日增,竟然与南唐打了个平分秋色。与此同时,本来筹办抽出兵力攻打闽国的筹算也泡汤了,还遭到闽国在常州等地的袭扰。边疆又传来大宋已经变更听马,在荆南、荆州和汉阳三地集结的雄师统共有三十多万,长江之上已经是战船云集,只怕不日之间就要建议进犯。
已经卧疾在床的李从谦顿时进宫求见李煜,他对李煜说道:“皇兄,我七哥尚在洛阳,若现在与大宋分裂,恐赵匡胤会杀了他呀。”
当李煜的密旨由快马传到芜湖时,老将皇甫继勋早已经做好了打击吴越国的统统筹办,接了圣旨后,顿时开端公布军令。此次征讨吴越国,他筹办两路并进,第一起由熟谙吴越一带的闽将林仁肇带领军兵八万,战将二十一员,从常州解缆,直奔吴越后路,抄了他的故乡。第二路由他带着十万人马和十七员战将,以及肖雨相称五位忠勇伯,在芜湖摆出步地,直接面对吴越国和闽国的二十万人马。
话说五代期间的南唐后主李煜,乃是一个千古一绝的词帝,但是他这天子但是做的不如何样。但是,他对大周后和小周后姐妹的宠嬖,也是千古流芳。这一日在大殿之上,他与九弟李从谦商讨征讨吴越国,部下的五个忠勇伯也是死力附和。实在,对吴越国这类趁火打劫的做法,南唐的君臣一向如鲠在喉的难受,只是碍于吴越此时已经与北方的大宋王朝沆瀣一气,并且根基上算是举国投降了北宋,以是吴越王才敢明目张胆的在南唐的边疆掳掠。
与此同时,大宋朝的天子赵匡胤忙于交战北方,这同一的事也要一点一点的来,一个国度一个国度的处理才行,一口吃不成个瘦子。行伍出身的赵匡胤明白这事理,何况南边一向都是被称为荒蛮之地,是南蛮之所,即便有天大的本领也掀不起甚么大的风波。但是,北方则分歧,固然也是很多蛮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这些蛮族与汉人文明交换的时候少的百年,多的有几百年,汉化程度极高,以是也很晓得重用汉人管理国度。以是,处所的小国此起彼伏的交战,都能获得很好的战绩。只是因为这些当了天子的人,坐上皇位以后就没有了大志壮志,开端奢糜吃苦,导致国势日下,再被部下的大将或者重臣节制,再失了国罢了。如许的更迭,加上唐末的藩镇盘据,已经上演了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