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回 边关急老帅出,点兵点将(1)[第4页/共5页]
薛仁贵也站出来讲道:“皇上贤明,现在是征讨半岛的最好机会,老臣也愿领兵出征。”
他励精图治,使大唐帝国成为当世最强的国度,威名播于四海,“贞观之治”成为中国汗青上少有的乱世之一。但在对于高丽及其所属的几个从属国时,倒是频频落败。汗青就是如许古怪,遗憾的李世民也只能遗憾了,我们没法回到畴前,一千多年前的故事,我们只能胡想。
大唐高宗乾封元年,高句丽国的盖苏文疾病缠身后郁郁而终。这高句丽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学我中国的,是以也是父死以后由宗子男生继了位。但是好景不长,这个叫做男生的新国君武功武功都不如何样,继位后没有大将护国,也没有能臣效力,故而暮气泱泱的保持了一段日子,就被他的弟弟南建篡了位子。这兄弟两个一顿打打杀杀,男建所豢养的人很短长,就杀到了皇宫内院,把男生的皇位给夺了。这场兵变本来没大唐甚么事,但是因为汗青上高句丽始终把我中原的主体王朝当作宗主国,有事了天然要求救。以是,在南建策动兵变篡夺皇位时,他的哥哥男生当然不肯等闲的把皇位让出来,就带着二千余名肯为他舍命的近卫军出逃了,他逃到一个半岛上叫做保国的内城后,一方面号令拥戴他的臣民来勤王,并且占有此城搏命抵当。
高宗连连点头说道:“东边不稳,对我天朝天然也是不能放心的,中原历朝历代都要确保辽东安稳,才气不遭到来自海上和岭外蛮族的扰乱。英国公所言恰是朕所忧。但是我大唐曾经三次征讨,固然获得了几次大捷,也曾经围困住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但是终究都因国事纷杂而退兵,让半岛臣服的目标始终没有达到。此番半岛一片乱世,那南建逼迫兄长甚急,如果我们再次发雄师征讨,定然能事半功倍。”
我们先按下阿斗前去安南节度使处送信临时不表,却说次日一早,英国公李绩就穿上了帅袍,带着他的贴身保护来到了城外的校军场上。他穿过繁华的长安城大街,出了城后打马而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校军场。抬起眼,只见此时的场内已经是旗号招展。最前排的是上百名偏将副将,他们一个个盔甲光鲜、兵刃闪亮、身披锦袍、威风凛冽。在他们的身后是更多的牙将,也是一样的披甲戴胄。在这些大将的前面是几万虎狼普通的兵士,那也是穿戴划一、手持利刃。
李绩一挥手,一个宣令官躬身施礼后,从桌上捧起了皇上的圣旨,那是出兵挞伐高句丽的圣旨。宣令官转过身,走到了帅台之前,大声宣读了圣旨:“兹尔高丽小国,原为我大唐之藩篱,竟而频频犯我天朝之境。前有盖苏文弑杀先皇钦点之君,篡位自主,且在辽东多做劫夺、烧杀之事,故挞伐惩戒。然先皇念高丽之地亦是我天朝化内,不忍杀伐太重致百姓生灵涂炭。现盖苏文多行不义而亡,其子男生已上表愿永为我大唐藩属,但其弟男建竟擅起兵器攻伐,在岛内大肆殛毙,四周烽火已起。男生遂求援我大唐。今命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务,薛仁贵为左武卫将军,并率拱卫京师之劲旅征讨高句丽,另雁门关一带各节度使皆归辖制及变更,并调安南节度使为前锋。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