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312章 无利不起早

第312章 无利不起早[第2页/共3页]

这就显得司马懿很难堪了。

但司马昭此役的功绩实在太成心义了。

此役触及大小军官几百人,将士无数,打了败仗天然要加官进爵,大肆封赏。

实在若不是魏国前面一向堕入政变、兵变等事,吴国的灭亡时候或许会提早很多。

夏侯献见司马懿跟他弟弟司马孚聊得炽热,径直便走了上去,拜礼道:“司马公起得挺早。”

而夏侯献此役从荆州班师而归,在军中声望进一步晋升,以是他和司马懿比较的话,临时给他算五五开吧。

夏侯献晓得,孙登的离世会让孙权正式步入“暮年昏聩”的阶段,不久他将亲手主导一场影响吴国鼎祚的二宫之争。

要晓得,军功是这个期间最轻易起势的一条上升通道。

能够这么说,他们几位辅政大臣必然程度上利用着天子的权力。

实在司马懿跟裴潜也是熟谙,常日在朝中见到亦会扳话几句。

王凌又笑了一声:“哈哈,仲达也没想到吧,曾经你不看好的儿子,要成为河内司马氏的交班人了。”

回到洛阳后的这几日,夏侯献想要好好歇息一下却难以做到。

至于那些处所官员和中军浅显将校的嘉奖,诸公自行决定便可。

何况王凌现在同为辅政大臣,一样把握庙堂话语权,这就更让司马懿难受了。

因为他很快想到,凡是本身这么做了,定然会被扣一个拥兵自重的帽子。

有人会借着天子的名义说:你夏侯献手握几万中军迟迟不归,然后向庙堂请奏?

那朕是准还是不准?

本来在汗青上,司马懿不但有极高的庙堂话语权,在军中声望也不低。

在此役之前,车骑将军朱然驻江陵,大将军诸葛瑾屯公安。

接着笑着夸奖道:“司马子上文武双全,方才上任便立下如此大功,太尉公真是教子有方!”

二人看起来干系非常密切。

如果先帝期间,这类事情底子用不着夏侯献、司马懿等人操心,在家等着曹叡圣旨就完了。

回军的路上,雄师走得很慢,毕竟不消急着赶路。

实际上,王凌的圈子里有很多大魏的高层。

大将军诸葛瑾回到公安县后便因病去世。

又过了一段时候,终究回到了洛阳,但是接二连三的炸裂动静,让夏侯献久久不能安静。

荆州统帅朱然的俄然离世,将会窜改吴国的防备体系。

“仲达,你们在聊甚么呢?”王凌捋着白须,毫不避讳地参与两人的谈天。

“好,好啊。子上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这两人自不必说,仗没得打,还不兴我们插手一下封赏之事嘛。

司马懿回过甚,见对方拜礼,因而也拱手回礼:“大将军此役功劳卓越,实乃我大魏之福。”

这一日,夏侯献早早来到尚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