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634章 江东的压力

第634章 江东的压力[第2页/共3页]

现在甚么都不做就是慢性灭亡,而寻求机会给魏国点压力,说不定能让吴国的鼎祚悠长一些。

“河间?”诸葛恪放下调羹,一脸不解:“曹彪不是曹氏大宗吗?”

诸葛恪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卷册子,余光扫见二人后,捋着短须道:“看来承嗣已经晓得了。”

滕胤阐发道:“许是降爵了。”

诸葛恪是个雷厉流行的脾气,滕胤不好推让,只能先尝试一下。

“庙堂里那些所谓的江东名流,不过冬烘尔。”

滕胤早已风俗了诸葛恪的脾气,并未少见多怪,只感喟道:“唉,我等客居江东本就是没体例的事。”

“陛下跟江东人走的太近,被他们裹挟了尚不自知。当初先帝为何要搀扶鲁王?不恰是怕这个吗!”

滕胤又猜测道:“曹彪如此,其他宗王必定都差未几。夏侯献将他们迁入魏国要地,我们就算想做些手脚也无能为力了。”

偶然候旁观者不必然清,反而会不知全貌。

建业的晨雾还未散尽,一驾玄漆牛车碾过濡湿的街面,于丞相府前停下。

第634章 江东的压力

滕胤听过这个名字,思考一阵,倒是点头:“曹彪的封地是在寿春不错,可他空驰名头,毫无实权,乃至不如一郡太守。”

“就算魏国真产活泼荡,丞相想要出兵也会遭到很大的阻力。万一....我是说万一无所斩获,丞相在朝中的声望就会大跌。”

“我是不太信赖,曹操、曹丕的儿子中没有一个无动于衷,坐视夏侯家篡位。”诸葛恪想了想,说出一个名字,“楚王曹彪如何?”

“不说这个了。”诸葛恪沉着了下来,他走了两步问道:“诸王迁徙之事有端倪了吗?”

诸葛恪眉头皱起,有些不太欢畅。

很明显,滕胤对曹氏诸侯持悲观态度。

诸葛恪昨日得知这个重磅动静后几近夙夜未眠,但今晨还是起得很早,内心一向在思考如何操纵魏国这番动乱。

府堂内堕入好一阵的安静。

但他倒是认同诸葛恪此时的设法。

滕胤端坐下来,随即开口:“吴、汉、魏三国并立二十载,谁能想到魏国竟然换了姓。”

“江东本就偏安一隅,如果放在之前仗着大江通途,扼守个二十年不成题目。”

但是到底称得上的一场动乱吗?

这些话他仿佛已经听过很多遍了。

不过他起码不那么憋屈,毕竟尝试过后发明行不通,他能够接管。但试都不试就被反对,他不能忍耐。

侍卫只看了眼名刺上的姓氏,便晓得此为大员拜访不必决计通禀,回身翻开了府门。

丞相府的侍卫们站姿笔挺,身着甲胄,目不斜视。

“哼!”诸葛恪把调羹往碗里一掷,顿时没了用饭的表情。

“不如派人去摸索摸索?”过未几时,诸葛恪俄然发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