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取死之道![第4页/共5页]
“即便如此,尝试一下总没坏处吧?”
“陛下,男爵所言不无事理。再者,若只是特伦蒂诺的一小部分......”
既然叔父态度如此倔强,再多的言辞也是徒劳。
只是感觉与其无所作为,不如尝试一下,就算失利也无妨。
但是,当汉斯到达维也纳后,立即明白了比洛为何会劝他三思而后行。
究竟上,在第一次天下大战中,希腊表示是好是坏并不首要。
难怪意大利会在此次波斯尼亚危急中自作多情,觉得能趁机光复部分未偿还国土。
想要让希腊成为我方盟友的底子启事,不过是为了减少不成预感的变量,同时减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战区的承担。
奥匈帝国的首任天子、另一名凯撒——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听到面前这位年青人的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既有力禁止波斯尼亚危急的发作,也担忧汗青轨迹的狠恶偏离会带来难以预感的结果,同时也想尽量减少这场危急给德意志带来的丧失。
咔哒——
“......陛下,这件事是为了保持三国联盟所必须的。”
终究,这成为意大利在第一次天下大战中背弃三国联盟,转而投向协约国阵营的直接导火索。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早晨另有
汉斯说道。
至于巴尔干半岛那收缩的塞尔维亚和孱羸的黑山,他们肝火中烧,乃至一度当真考虑要向奥匈帝国宣战(固然被俄罗斯劝止),这类反应也算是道理当中,能够临时放一边。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汉斯的真容,但早已有所耳闻。
“您说的是那些底子没法兑现的协商吗?”
再者,如果意大利转而背弃联盟,终究承担这一承担的将会是奥匈帝国,考虑到本来的汗青,善后事情明显又会落到德国头上。
毕竟那但是数个世纪以来统治欧洲的哈布斯堡家属。
保加利亚军队在担负巴尔干联盟主力、仰仗希腊水兵的助力博得战役胜利后,即便再自大,也不得不承认希腊的进献,并非出于虚假的恭维。
汉斯·冯·乔男爵。
面对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汉斯的欺侮,斐迪南至公与齐尔斯基大使惊诧不已,纷繁出声抗议。但是,老天子却冷冷地下达了逐客令。
“不管如何,我得去和舍恩外长以及比洛总理谈谈。”
比如就在几年后的巴尔干战役中,希腊动员的陆军兵力少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却仍能相对轻松地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
别的,实际上希腊在这个期间并不像很多人设想的那样孱羸。
“好了,退下吧。”
但此时汉斯并不筹算照搬这类做法。
奥匈帝国之以是能胜利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美满是因为向俄国承诺会撤兵分开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的耶尼帕扎尔地区,并开放博斯普鲁斯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