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吴帝登基(二)[第2页/共3页]
孙策建国吴,定都城为建邺,大乔为皇后,人称乔皇后。同时大赦天下,开仓放粮,算是将统统场面事情都做的很好。然后封赏百官:封张昭为丞相,统领百官;张肱为尚书令,由江东二张,一同担负文官之首,措置政务。封老将军程普为太尉;亲信周瑜为大将军,总领江东兵马,其他文武皆一一封赏……
公元199年春,汉帝刘协在扬州建邺将皇位禅让给吴天孙策!至此,由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光武帝刘秀复兴的东汉,完整结束,化作汗青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两汉共历29帝,享国三百八十四年……
总之,孙策不是平淡之辈,江东诸文臣也是名臣,君臣合力,力图将刘协禅让、孙策篡汉之事的负面影响压到最小。
说句更讽刺的,刘协来江东三年,只要这天要分开之时,才第一次走出皇宫!在这之前,他连这个宫殿都出不去!他就像一只被关在纯金打造的笼子里的一只鸟,永久也飞不出去,永久被别人拿捏!
刘协在前去将乐的路途中,回顾了本身这辈子的前十八年,真的是最为暗澹的十八年。本年他十八岁,恰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张富十八岁便能够领兵挂帅,以弱击强,拿下了成都;孙策十八岁,其父孙坚惨死江夏,这位大志壮志的少年就已经开端忍辱负重的打算,终扫平江东;更首要的是,这二位还年青,他们的伟业还在持续……
刘协想过抵挡,也胡想过诛民贼,但现在的孙策不是汗青上的曹操,这个天下也不是东汉末年。短短两年间,天下已经有四人称帝建国,在这个大期间的影响下,孙策对刘协早已没有任何敬意了,反而嫌他是一个累坠,碍事!如果没有刘协孙策能够早能够称帝了,而不是这么费事再上几场大戏。
这么多年来,他除了见到过本身的皇叔刘备以外,再没有一小我会来看他,更没有一小我会体贴他,统统人都只在乎他身上的政治身份。而那次孙策还让本身将刘备留在宫里,留在江东。幸亏刘协有一点脑筋,将孙策的打算奉告刘备,让刘备从速逃出了江东。
就和刘邦初度见到,坐在装潢精彩富丽车上的秦始皇出巡,感慨出:“大丈夫该当如此!”一样。孙策也收回了感慨:“我孙家迟早有一天也会踏上九五之尊之位!”这句话,孙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藏在了心底。直到明天,他真正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以后,他才终究能够肆无顾忌的说出来!
刘协也胡想过将来,皇叔刘备能帮手本身扫清天下,本身还正值盛年,若再励精图治,选贤举能,重兴大汉。本身也会是一个千年明君;他刘协的名字也要和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齐名;乃至今后千秋万代的中华大地大将会永久只要一个汉朝,天子能够改姓,朝代亘古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