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天命(二)[第2页/共3页]
贺熙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谢尚书所言虽有事理,但温将军之功,不成不赏。若不重赏,如何鼓励后代将士为大魏效命?封王之事可从长计议,但眼下必须有足以婚配温将军功劳的犒赏,以彰显陛下对功臣的恩宠,安定军心民气。”
宋瞻随即一拱手,“陛下,臣觉得,温将军是有功,可温将军年纪悄悄就已身居侯爵之位,掌虞州之地,已是陛下开恩,现在得胜不过是了偿陛下恩典罢了,又何谈再加封赏?臣觉得,臣作为吏部尚书,掌六部人事之变更,臣还是有些话语之权。”
温北君心中一凛,他深知这犒赏背后的深意,稍有不慎,便能够堕入万劫不复之地。他沉吟半晌,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臣承蒙皇恩,已身居高位,实在不敢再苛求甚么。此次灭燕,全赖陛下贤明决策,将士们浴血奋战,臣不过是略尽微薄之力。若陛下必然要犒赏,臣恳请陛下能厚恤战死疆场的军士的家人,让他们的英魂得以安眠。”
伴跟着谢辞的是朝堂之上山呼海啸的“请陛下三思啊!”
宋瞻只能拱手,“陛下明鉴,臣惶恐。”
元孝文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群臣纷繁闭上了嘴,殿内一时温馨下来,只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话还没说完,一旁跪了好久的温北君站起家,拍了拍膝下的灰尘。
元孝文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看向谢辞,声音沉了几分:“谢爱卿,说说你的来由。”
元孝文靠在龙椅上,不喜不怒,抬手道,“宋卿说便是。”
“天下那个不知贺相你和温将军的渊源,温将军族兄,不恰是贺相的师弟?你二人怕是同宗同门吧,只是我大魏向来容不得此等结党营私之事,还望贺相了解。”
元孝文的目光在朝堂上扫过,看着那一片跪地恳请的大臣,不动声色。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世人本觉得温北君会对宋瞻的言语反击,或是持续争夺犒赏,没想到他竟主动请罪。宋瞻的神采刹时变得极其丢脸,他本想以言语打压温北君,却没想到温北君来了这么一招,让他的一番说辞刹时成了无的放矢。
温北君还是单膝跪地,神采安静,可内心却也在这突如其来的争议中出现波澜。他明白,这封王之事,远非大要这般简朴,背后牵涉着朝堂各方权势的博弈。元孝文此举毫不是为封他为王,元孝文很清楚温北君站在全部文官个人的对峙面,是以在朝堂上提出封温北君为王会获得全部文官个人的反对,并且是名正言顺的反对。
“温将军是有大功不假,可于国于礼,此举都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