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大名府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第2页/共3页]
分开贸易街区,征大人一行来到了大名府的城隍庙。城隍庙内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膜拜着城隍神像。征大人走进城隍庙,感遭到一股寂静的氛围。
征大人安步在大名府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心中尽是对这座古城汗青故事的看望之情。
沿着城墙安步,征大人来到了城南门下的文峰塔。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六角形五层实心砖塔,高 2 丈(约 6.67 米)余,虽不算高大,却以其奇特的姿势成为城内的标记性修建之一。征大人瞻仰着文峰塔,心中思考着这座塔在古时所承载的文明意义和人们对它的敬佩之情。
“大人,您感觉大名府在实际中的影响力如何?”侍从问道。
仆人们闻言,立即繁忙起来,将征大人需求的物品一一筹办好。征大人翻身上马,带着几名侍从,分开了大名府,向着下一个目标地进发。
“大人,您传闻过《水浒传》吗?”侍从问道。
“大人,您看,这里就是大名府的贸易街区。”侍从先容道,“大名府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市场活泼。”
征大人深思半晌,缓缓说道:“大名府在汗青上曾是政治、文明和经济的中间,固然现在已不再是陪都,但其汗青职位和文明影响仍然深远。这里不但有丰富的文明遗产,另有繁华的商贸和虔诚的百姓。大名府的影响力不但仅在于它的汗青,更在于它对当代社会的进献。”
夜幕来临,征大人站在马车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不由涌起一阵豪情。他晓得,本身的征程才方才开端,将来另有无数的光辉等候着他去缔造。征大人微微一笑,心中悄悄发誓:“不管火线的门路多么艰巨,我都不会畏缩。我要用本身的聪明和勇气,带领大师走向更加夸姣的将来。”
征大人顺着侍从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古城墙巍峨耸峙,固然历经风雨,但仍然坚毅如初。城墙上的砖石上充满了光阴的陈迹,仿佛在诉说着这座都会的光辉汗青。
征大人起首来到了古城墙下,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城墙,虽历经风雨和多次补葺,却仍然巍峨耸峙。土垣构成的城墙占地约 1.5 平方千米,周长 9 里 18 步,高 3.5 丈(约 11.67 米),宽 2.5 丈(约 8.33 米)。城墙四周各设一门,城门的定名颇具深意,遵循儒家的“仁、义、礼、智”品德看法,东西南北四门别离被定名为“体仁”“乐义”“崇礼”“端智”。征大人抚摩着城墙上的砖石,仿佛能感遭到光阴的陈迹和汗青的厚重。
大名府古城,始建于明建文三年(1401 年)。遐想当年,漳河与卫河一同众多,宋大名府故城不幸被淹没。明成祖朱棣命都批示佥事吴成于御河北岸重修此城,这便是现在我们所见的大名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