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雾雨长安 - 第11章 皇粮国税

第11章 皇粮国税[第2页/共3页]

听到母亲也如此说,向来孝敬的子言顿时哑口无言,只是心中还是意难平,要晓得这几两银子但是本身好久的糊口费,何况费事人家呢?!

“子言呀,你刘伯说的是,你且听此一言,这世道本就如此,千万莫往内心去!”安母走过来,殷切说道,随后将几两银子递到刘伯手里。

跟着四夷臣服,社会逐步安宁,大周对外战役也开端停下脚步,国度逐步闪现出一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图景,但睿智的太祖天子力排众议扶植九边重镇,驻兵屯田,厉兵秣马,大有囊括草原,兼并西域之势,促使大周国尚武之风不断。然国度要管理,文官必不成少,在这个识字率极其低下的皇朝,太祖天子大办官学,兴科举,免赋税徭役,促使读书人职位进一步进步,如通过县、府试便是“童生”,童生插手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并获得挂名于官学(府学、州学、县学)的资格,被称为“生员”,我们俗称“秀才”,有秀才称呼便有了“功名”,有功名就即是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如果通过由朝廷委派翰林、内阁学士前去各地主持,各地布政使衙门抽调官员详细卖力的乡试,凡是榜上驰名,则被称为“举人”,举人则一方面能够免除全仆人役,包含地盘税,即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地盘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因而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促使地盘进一步向权贵集合;另一方面便是能够入士仕进,因为考落第人以后便即是具有了仕进的权力,固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也能混个县丞、主簿等佐贰官,纵使如此身份职位也大为分歧,毕竟已经即是成为了统治阶层。是以就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流言,终究在二十多年后,书院如雨后春笋,遍及天下各地,读书人蔚然成风,一批批文官连续走上政治舞台,把握权力,利用权力,享用权力,开端了他们光鲜又暗淡的职业生涯。

这统统仿佛都闪现出一番欣欣茂发的气象,但是直到高祖二十一年产生了窜改,阔别都城的丰州产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抗税纳捐的事件,税吏被杀死,县府知县、县尉被气愤的乡民活埋,最后愈演愈烈,逐步窜改成一次叛逆事件,朝廷终究派重兵弹压,带头的一众乡民被押至长安斩首示众,其他从众被当场格杀,至此其他各地产生的抗税纳捐事件也逐步偃旗息鼓。在当日押赴法场之前,在一番鞠问以后,高祖一夜未眠,随后招宰相及六部主官于太和殿议事三日以后,开端推行两税法,打消其他各捐冗赋,同时在各部州设立刺史,建立健全中心对处所的监察体系,并以“奉诏六条察州”之规定,整饬吏治,保护皇权,促进社会经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