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书房议政[第1页/共3页]
而后叔父大人忍辱负重,勉强责备,在朝堂之上与这群阉竖虚与委蛇,垂垂放松了他们的警戒,博取了他们的信赖,我们才得以将一部分弟子故吏,安插进朝廷当中充当耳目。
先朝‘放肆将军’梁冀的权势有多大,想必叔父大人影象犹新。
“大哥所言甚是,可惜大哥只看清其一,未看清其二。
估计明日早朝那宦官就会勾引圣听,以祛灾为由,名正言顺的将叔父大人贬官夺职。
这个事理不止你明白,寺人个人和外戚个人也都明白此中枢纽。
今光和七年,正合奇数,故也该当有此异象。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光和三年,白虹贯日,雒阳地动,苍存亡伤无数;
以是他们,才是这群阉竖心中最大的仇敌呐!”
碰上如许的权臣,试问哪个天子能睡得结壮?
向来天显恶兆,国运有厄,朝廷必会归咎于三公重臣身上。
故此先帝才会重用寺人夺权,乃至其羽翼渐丰。
袁绍听罢与袁隗对视一眼,相互会心一笑,不言而喻。
凡此各种异象,非止一端。
而现在张让打击我们士族,不也相称于同时减弱了外戚的力量,成果还不是跟我说的一样吗?
是以侄儿建议,今晚我们务须未雨绸缪,想好应对之策,如许才气有备无患啊。”
众所周知,皇权至上。
袁基不免有些忧心忡忡:“莫非张让要对我们袁家动手了不成?
太尉杨赐出身弘农杨氏,不止是帝师,还跟我们袁家一样乃‘四世三公’,王谢以后。
我们士族是全部皇朝最庞大的力量,不管谁当天子,都得依托我们来帮手管理国度。
又听闻张让奉旨伶仃传召河南尹何进和雒阳令周异入宫,委以权限查办此事,老夫甚是不安。
先帝驾崩后,当明天子荒淫无度,昏庸无能,较之先帝更加不堪,现在已然完整沦为寺人手中傀儡。
幸赖叔父大人不畏强权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才保存了我们士族的最后一点颜面。
袁基还是想不通此中关窍,持续辩驳袁绍:
可一旦哪一方的好处受损,那二者必然立马就会暗自排挤,相互谗谄。
河南尹和雒阳令包办此等国事向来需求知会司徒府,为何今次老夫在府内等了一个下午都毫无动静,二位贤侄可知这此中忌讳?”
时至本日,寺人与外戚固然大要上敦睦相处,但这不过是时势使然,好处所需,他们勉强还能接管相互共存的究竟。
袁绍长呼一口浊气,现在朝堂当中八方风雨,动乱不安,似袁基这般看不清局势的冬烘大有人在。
显而易见,这场外戚与寺人之间的争斗,终究博弈的成果是外戚惨败,寺人完胜。
自此寺人们尽得天子恩宠,权势日趋强大,无人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