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五章 英才济济龙凤姿

第三十五章 英才济济龙凤姿[第3页/共4页]

颜师古其先本居琅邪,世仕江左,及其祖颜之推,历事周、齐,齐灭,始居关中。颜师古本人暮年仕隋,政绩凸起,寻坐事免,归长安,十年不得调任新职,家贫,以传授为业。李渊起兵入关中后,他因他早前的长吏薛道衡与李渊有旧,便和长孙无忌等一样,也到长春宫谒投,现任李世民秦公府的文学。但与长孙无忌等有所分歧的是,他非一人现为李世民属吏,其父颜思鲁、其弟颜相时当下都任职李世民帐下,其父为记室参军,其弟与他同,亦为文学。

郑仁泰、杜君绰皆是李世民帐下敢战的骑将。

“典签”,典者,掌管;签者,署名。此职始於南朝,为朝廷监督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当,因其权势特大,故又有“签帅”之称。到了於今,典签的权力固已经没有南朝时大,但仍然卖力帮手主帅措置军务,上传下达,职位相称首要。——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兄,两人的干系当然靠近,李渊用长孙无忌出任李世民的典签,也是对他儿子的信赖。

柴绍是李世民的三姐夫,本年亦三十多岁,他家就在临汾,不过其族早就搬家长安。

——“右领军多数督”,就是李渊刚起兵,将军队分为全军时,任给卖力率领右军的李世民的军职。自这时起,柴绍就在了李世民的帐下,侍从李世民交战到今。

“嗣昌兄”者,柴绍也。嗣昌,是柴绍的字。

此人即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

骑在顿时的李世民一边策马前行,一边正看着舆图。

房玄龄的发起深得李世民之心,他点头表示附和,便就令道:“传檄我堂叔、三胡,河东此战,可否得胜,眼下关头,就在霍邑。必得在我军到龙泉郡前,将霍邑守得如铁桶普通,决然不成有失!如如有失,虽宗属之情、骨肉之亲,世民之法,不成废也,亦按军法严惩。”

一个年纪比豆卢宽稍大点的吏员沉吟了稍顷,说道:“殿下,料李善道攻陷临汾县后,必会持续北进,接着攻打霍邑。诚如殿下所言,临汾之得失,不敷为要,但霍邑却不能再失了。我军离龙泉郡渡口,另有三日路程。为防不测,仆鄙意,可急令李公等,务必死守霍邑。”

一个也是三十来岁,比豆卢宽年青些的吏员回声说道:“郎君言之甚是。临汾虽失,然霍邑只要不丢,对出兵前大王与郎君议定的救济河东的方略就无甚大碍。”顿了下,又抚须笑道,“李善道部自入河东,固然屡战屡胜,但今攻临汾,他却主力毕集,还攻了这么多天,才勉强打下,由此却则可见,其兵锋已钝,士气难继。这对我军来讲,何尝不是一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