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江归京[第2页/共5页]
老朱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你此番返来想必一起驰驱劳累,且先下去好好安息一番吧。趁着这段时候,也归去多陪陪你父亲。”
要说这阿芙蓉,可真是一种生命力固执的作物,非常轻易成活。更加首要的是,另有专人卖力收买,其代价可比浅显的粮食高多了。倘若将其进一步加工建形成成品,那所能获得的利润更是会大幅晋升。是以,不管是浅显的老百姓,还是本地的地主、领主们,纷繁挑选大范围莳植。
李景隆面色安静地看着面前的文书,毫不踌躇地提起笔来,龙飞凤舞般地签下了“李九江”这三个字。一旁的足利义满见状,眉头微微皱起,他感觉如许做仿佛有些不太安妥,但还未等他开口提出贰言,李景隆便抢先说道:“我乃圣上亲封的使臣,身负皇命而来,有权统辖与倭邦谈判的统统事件。”
李景隆稍稍停顿,接着说道:“他们天下的兵力大抵有 50 万之多,但是这股军事力量一样高度集合于幕府将军以及诸位大名之手。所谓大名,便是那些领主们的称呼罢了。”
李景隆赶紧躬身见礼道:“二殿下过奖了,这统统都多亏了太子殿下制定的宏伟目标,微臣不过是个履行者罢了,能有此等服从也是理所当然、分内之事啊。”面对李景隆这番滴水不漏的答复,朱樉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甚么。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同。面对如此弹丸小国,贰心中自是未曾真正放在眼里。毕竟以大明现在的国力昌隆、兵强马壮,戋戋倭国怎入得了他的法眼?
朱标接着又夸奖起来:“二丫头呀,此次差事你办得实在不错。如此艰巨的任务,也唯有你能够措置得井井有条、有模有样。”
就如许,李景隆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构和任务,随后马不断蹄地赶往济州岛。一见到朱樉,他便迫不及待地开端大倒苦水,诉说着此次出使倭国所遭受的各种艰巨险阻以及各种毒手的题目……
不过,在李景隆临行之际,足利义满提出了一个前提——但愿能与大明签订一份和谈,确保大明不会挞伐倭国。毕竟现在的大明申明远扬,其强大的军事气力令周边各国皆心生害怕。若没有这份和谈作为保障,足利义满实在难以放心,恐怕哪天大明的铁骑会俄然踏破倭国的国门。
然后他又详细描述道:“至于他们的军队设备嘛,实在是相称掉队。军中所用的火器数量极少,大略只要些火铳,再加上为数未几的佛郎机炮。并且这些火炮皆为实心炮,能力有限得很呐!比拟之下,我们大明的军队早就将此类兵器十足弃置不消啦。”
而此时,关于长崎等地的归属题目也被摆上了台面。本来足利义满果断分歧意将这些处所划归为大明租界,但李景隆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们需求这些处所来晾晒货色,并且作为互换前提,大明朝将会赐与贵方全面的军器支撑。”当听到“军器支撑”四个字时,足利义满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