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铸造银元[第3页/共4页]
“钱豪,孤命你前去欧洲、倭国殖民地推行纸币,此事任务严峻,你可有信心完成?”朱标目光炯炯地看着郑源。
“殿下,铸币所需的铜、锡等质料皆已备齐,工匠们也已熟谙银元锻造工艺,只等殿下命令,便可开炉锻造。”郑辰恭敬地说道。
朱标听后,心中更加果断了持续推动货币鼎新的决计。回到宫中,他立即调集户部、工部等相干官员,参议下一步打算。
朱标浅笑着扶起郑源,道:“你此去外洋,首要之事,是与本地官府、商会建立杰出干系,获得他们的支撑。可先向他们揭示纸币的便当性,以及我大明薄弱的白银储备,消弭他们的疑虑。同时,设立钱庄,为百姓兑换纸币,供应金融办事。”
一日,老朱和朱标来到应天府的集市,微服私访。他看到百姓们用银元买卖,脸上弥漫着满足的笑容,心中甚是欣喜。
待群臣散去后,朱标单独一人在文华殿内踱步,心中几次衡量着世人的谈吐。他时而停下脚步,凝睇着殿中的某一处,时而又持续缓缓前行,仿佛在思虑着甚么首要的事情。
在乾清宫,朱标召见了钱豪。
过了好一会儿,朱标才缓缓抬开端来,沉声道:“诸位爱卿临时退下吧,容孤再细心考虑一番。”
跟着银元的提高,市场买卖更加标准,物价也趋于稳定。各地的贩子纷繁奖饰银元的好处,贸易活动愈发繁华。
应天府,紫禁城文华殿。暖阁内,烛火摇摆,光影班驳,将全部殿堂映照得有些昏黄。满朝文武摆列两旁,一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氛围压抑得让人几近喘不过气来。
世人皆称妙。朱标又道:“银元锻造,关乎国计民生,质量务必上乘,不成有涓滴掺假。如有工匠胆敢偷工减料,定斩不饶!”
户部尚书吕昶面露难色道:“殿下,设立钱庄需求大量资金,且风险不小,万一……”
朱标微微点头,目光缓缓地扫过朝堂上的世人,最后逗留在了沉默不语的朱雄英身上。他嘴角微扬,暴露一抹暖和的笑容,轻声问道:“英儿,你对此事有何观点呢?”
一名工匠首级上前答道:“回禀殿下,我们参考了以往历代货币以及番邦银币,制定了银元形制。正面铸有‘洪武通宝’四字,后背刻有龙纹图案,每枚银元重七钱二分,含银量九成。”
“客长,您这银元成色可真好,一看就是正宗的大明银元。”一名卖布的小贩笑着对朱标说道。
第28章 锻造银元
吕昶话音未落,礼部侍郎便立即站出来辩驳道:“尚书此言差矣!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节之邦,岂有向番邦倾销白银之理?此举定会折损我朝严肃,令天下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