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冯劫安抚齐民![第2页/共3页]
散衙后,世人鱼贯而出,或分开府衙,或留在院外低声交换,似在衡量情势。
冯劫听罢,面庞沉稳而安然:“齐人若以孔圣教养为志,何罪之有?我等要剿的是煽动民乱者,绝非一刀切地灭儒。”
未几时,冯劫叮咛部下将新政条目分发给在坐里甲、乡老。竹简记录了关于儒生登记、开通学宫、税赋减免、商旅贸易准入等详细细则。
齐地连番剿灭以后,冯劫虽握军权,内心却清楚,到了此时,征服不但只在在刀剑,更在民气。
冯劫并未懒惰,他叮咛亲兵在城表里张贴书记,官府招募塾师,欢迎有才学、有德操的儒者主动应募。
一名年青的儒生从人群中站起,脸庞微显惨白,明显是畴昔几日错愕而至:“大人此言若真,我等愿奉书表忠,也愿造福一方!”
有民气想,既有冯劫此番承诺,起码不会逼得读书人无路可走,再加上免除过往罪恶,对先前站错步队或被迫卷入兵变的百姓,也算多了一条活路。
冯劫微微点头:“放心,如有逼迫良民之事,我定令专司巡检严查到底。此番新政,不但是给旧贵族活路,也要为布衣百姓撑腰。说来简朴,做起来却需各位里甲、乡老合力共为。”
时不时还能看到些捧着竹简的年青学子,谨慎翼翼地从官府门前颠末,想向那位申明赫赫的冯劫投呈表册。
或许多少年后,后代的史乘会写下如许一笔:秦官冯劫推行教养安民之策,使得齐地重新抖擞了一线朝气。
有老者捋着髯毛,颤巍巍地起家发问:“大人,新政虽说收编安抚,但不知吾齐人尚可否读书,习孔圣教诲?”他的题目,说出了很多儒生心中藏着的担忧。
是日,他坐于临淄城西府衙,调集里甲、乡老及投降士子,宣布新政令,不再像前些光阴那样满布杀机。
现在,堂下窃保私语声逐步消逝,世人对秦国的防备之心虽未尽除,却也好似有了一丝亮光。
再者,让那些昔日齐王部下的士子,有效武之地,也是一种暖和的化解手腕——既给了对方活路,又紧紧掌控在新政之下。
这番话完,堂下顿时静了半晌。
大抵的要点便是一个“顺”字:顺法度、顺期间。不管是前朝权贵还是处所士子,若想在这方新次序中得以安身,皆须拥戴当朝统治。
这时,一名面庞清矍的乡老跨前一步,手中拄着竹杖,很有些冲动:“大人如此体恤,我等老朽实在感念,唯盼大人宽仁之余,切勿放纵豪强。”
那位老者干咳一声,复又问道:“若开通学府,书院师资由何筹办?官府可有详细章程?毕竟乡间公众向来耕读两难,恐怕难以立时扶养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