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话谈孩子[第4页/共5页]
夜深了,御书房内只剩下天子一人。他悄悄地坐在龙椅上,目光通俗地望着窗外那轮明月。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刚毅而深沉的面庞。他在心中冷静祈愿,愿我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愿这些孩子们都能安康生长、成为国度的栋梁之才。
天子内心不由暗自嘀咕,难怪靖国公——抚弘远将军会有去官归隐的动机,筹办回家好好清算这个不成器的承旭。看着承旭那玩皮拆台的模样,天子都觉到手痒痒,恨不得亲身了局,给他一顿“竹笋炒肉”,让他长长记性。
皇上闻言,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目光从茶水上缓缓抬起,望向馨澜的眼神中既有宠溺也有无法。“澜儿,你老是这般心细如发,为朕分忧。但孩子们还小,玩心重也是常理,朕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御书房内,烛火摇摆,昏黄的光芒洒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上,也映照出天子那张表面清楚的脸庞。他手持朱笔,眉头舒展,正一丝不苟地批阅着每一份奏折,时而深思,时而蹙眉,仿佛全部天下都沉浸在了这份沉重而崇高的事情当中。
孩子们纷繁点头称是,表示必然会铭记皇上的教诲。天子见状,心中稍感欣喜。他晓得,这些孩子还小,将来的路还很长,只要好好指导和教诲,他们必然会成为国度的栋梁之才。
天子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暖和而自傲:“朕筹算派一名严师去尚书房,专门管束承旭。这位严师不但学问赅博,更晓得如何教诲顽童,定能让承旭改掉恶习,学有所成。同时,朕也会后多存眷承旭的学业和糊口,信赖在世人的尽力下,承旭定能走上正轨。”
“皇上,您也过分宠溺这些孩子们了。”馨澜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果断,她含笑望向正落拓品茶的帝王,眼中既有柔情也有忧愁,“永璜身为宗子,一言一行皆应为众皇子之榜样。而承旭,他是国公府的将来担当人,现在却整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如许下去,如何能让皇上您放心将重担交予他手?”
承旭闻言,低下了头,小声说道:“侄儿知错了,今后必然好好学习,不再让皇上和大将军绝望。”
天子闻言,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那笔尖上的墨汁仿佛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动静而颤抖,他昂首看向馨澜,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与不解:“哦?这是为何?你大哥但是朕的左膀右臂,为朕保护边陲多年,立下赫赫军功,怎会俄然有此设法?”
“确切很美……”馨澜轻声说道,那声音如同轻风拂过湖面,出现层层波纹。
馨澜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感激地看着天子,那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敬佩:“皇上,您真是臣妾的依托。臣妾替年老迈嫂,另有承旭,感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