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唐山海行 - 第239章 范阳撤军

第239章 范阳撤军[第1页/共4页]

大信义道:“我听闻安禄山身边有几个契丹奴婢,都以猪狗牲口为名。”

李珠儿一笑,道:“大君侯不必担忧,十万燕军已全数退回平卢了,以后便要回范阳驻扎,今岁是不会再北上了。”

江朔点点头,不待秦越人叮咛,提起一张榻就往大屋内走去,大信义也忙提起另一张榻跟着进屋。李珠儿则持着铜烛台侍立秦越人身畔,道:“越人大贤请吧。”

大信义却点头道:“只怕没这么简朴,安禄山率军,向来不体恤士卒,就算粮草不继,也不会这么等闲撤兵归去的。”

江朔、大信义的工夫可比秦越人强多了,提着沉重的木榻如挈桐板,脚下仍健步如飞,云姑对秦越人笑道:“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幼年。孩子们可比你有长进。”

李珠儿在前举烛,二人回到屋中,江朔与大信义早已将榻安设好,世人关好门窗,分宾主落座,李珠儿要去煮水泡茶,云姑却道:“小妮子太短长,你泡的茶我可不敢喝,还是让吾儿泡来。”

江朔这才重视到时大信义在想他献茶,大信义已将茶盏端在手中奉了半天了,江朔忙不美意义地双手接过,浅浅地饮了一口,放到面前案上。

一言一出,江朔、大信义都大吃了一惊,大信义道:“李娘子,所言确切吗?”

大信义道:“久闻清原县公王忠嗣节度四镇,是不世出的良将,听溯之你所转述他的谈吐,忠嗣不忍以万性命易一己之功名,此孙子所谓‘城有所不攻’,可谓名将矣,但是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王公只怕难避馋毁,倒霉己身啊。”

大信义虽是渤海国靺鞨人,但靺鞨王族自幼说汉语、习汉字、学汉礼,不但诗书礼乐无不精通,茶道、香道之类的文人雅趣也莫不精熟。看他碾茶、冲泡、打沫、奉茶做得有板有眼,让江朔不由想起了那日李珠儿在百里峡九龙镇上煮茶时的风韵,又想到而后各种,以凡人目光实难辩白李珠儿到底是恰是邪,是间人还是反间,但是本身每次一见到她,却莫名地对她思疑不起来,对她生出一种毫无保存的信赖之感,就连江朔本身也不晓得是为甚么……

不过大信义端稳慎重,天然不会出言嘲笑江朔,忍住笑意,正色道:“江少主、李娘子,请你们详细说说燕军在松漠的摆设,此番高贵替安禄山所擘划的‘驱狼吞虎’之策,想令新罗与渤海国相互残杀,燕军好得渔翁之利。我想详细体味一下松漠的战况,若燕军占了松漠下一步恐怕就要出兵渤海国了,而与松漠交界的扶余府便是首当其冲了。”

大信义问道:“是海内出了甚么事么?”他平素温良恭俭,但若说到军国大事,倒是见精识精,不待李珠儿答复,接着道:“想来是西边出了战事,怕不是和吐蕃战事倒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