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李杜之交[第2页/共4页]
牛肃续道:“当时在临淄的名流可还不止这几位,你再看这首《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季平阴亭》,历山亭在历山之北,鹊山湖之南,而平阴亭呢,则在历山之南,实在离得都颇近。”
江朔从未见过李邕写的诗,见诗中有“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之句确也气象弘大,文笔奇骏,但心中仍然迷惑,问道:“一写鹊山湖,一写历山,仿佛不是一个处所啊。”
江朔只得承诺。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修竹不受暑,交换空涌波。
见江朔承诺下来,徐来一扯彭孤帆道:“少主,那我们就先去历城做些筹办,以备少主随时差遣。”
独孤湘天然也晓得本身这个爷爷的本性,亦不甚担忧,道:“爷爷,你放心的去吧,我和朔哥自去北海料也无妨。”
彭孤帆还待说甚么,徐来却拦住他,对江朔叉手道:“少主说的是,漕帮在临淄郡治所历城有分舵,北海紧邻临淄郡,我和彭兄弟就在历城等少主。”
牛肃拦他道:“溯之,太白先生他们在北海或者临淄的能够性都不太大,他们这些年遍游河南、河北诸地,鲜有在某地长住的。”
这是三首短小的五言绝句,江朔通读一遍后问道:“牛司马,这内里也没有提到李使君啊,你安知他们是同游临淄呢?”
牛肃忙道:“独孤丈情愿在蓬莱多住些日子,那是再好不过,溯之、湘儿,你们不消担忧。”
徐来、彭孤帆本要跟着江朔一齐去,江朔却道不当,对徐、彭二人道:“此行去北海毕竟事关江湖盟之底子,我虽身兼两帮之主,但两边的事件还是要分开的好,两位年老是漕帮中人,还是不要去了。”
牛肃笑道:“作《燕歌行》时,高适已分开张守珪幕府三年不足了,高适固然廉洁,却也不莽撞。高适分开幽州幕府后便一向居于宋州——也就是现在的睢阳郡。天宝三载秋李白与杜甫同游梁宋,听闻高适的诗名前去拜访,三人相互作诗酬答,相互引为知己,结伴随游,天宝四载春夏,三人又同游东鲁,多有诗歌相印证。”
独孤问道:“呸呸呸……甚么‘放心的去吧’,仿佛老丈我顿时就要两脚一蹬一样……我就在蓬莱多耽几日安息安息,待开春后在齐鲁好好游历一番,不必挂念我啦。”
这一日牛肃将重新誊好的卷子交给江朔,江朔接过来见那卷子纸质坚滑,公然是上好的剡溪越纸,但不似那日贤人传召李白时所用的白藤纸,而是微微有些发黄的黄藤纸。黄藤纸是官署行文常用的纸张,固然比不上白藤纸,但比江朔本来用的纸张但是好的多了。展开来看卷子上以蝇头小楷钞缮的工工致整,不但笔迹清楚端方,摆列亦纵横整齐、间隙均匀,固然牛肃名加上了《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寻鲁城北范居士》等诗,卷子的长度比江朔的本来的反而还短了很多,开端更留白很多,可供将来誊写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