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唐山海行 - 第51章 华阳金坛

第51章 华阳金坛[第3页/共4页]

江朔问道:“如此说来这华阳洞只要一个入口?赵夫子,你说天下真有直通仙宫的入口么?”

说话间二人步入洞中,见是一个广逾百丈的石灰溶洞,略呈长方形,洞府中心上方有一个天然构成的天窗,阳光从洞口投射下来,照得空中一片光彩,如同一个金光闪闪的法坛,赵蕤道:“华阳洞别名‘金坛百丈华阳洞天’,这金坛么指的便是此处了。”

赵蕤道:“如此说来,这工夫是不能练的了。”

赵蕤道:“我们如果不想去呢?”

尹子奇嘲笑道:“尹某鄙人,还想要请上一请。”

两人有兴正浓,忽听一人说道:“少盟主、东岩子好兴趣啊。”

李含光道:“听朔儿所言,目下他内息走叉的病症发作的并不频繁,以含光之见,这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内力的原因,如果练出本身的内力,与现存的两股炁必生架空,那便是本身内力越强,内息混乱之症就会越频繁,并且跟着本身修为的晋升,两股炁的反噬也会越加的激烈。现在的症状以你我之力尚可赛过,一旦他内功小成,体内三炁斗在一处,只怕就是白云子复活,也难救了。”

茅山玄门昌隆始于汉朝,有茅氏三兄弟修建道观隐居于此,世人称他们为三茅真人,故称此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后陶弘景结庐于茅山传上清经法,故而上清派羽士又称茅山宗。唐朝茅山上清一派不竭生长强大,司马承祯、李含光两代宗师成为帝师更是将上清派推上了天下道家魁首的职位。茅山各峰上大小道观不计其数,最驰名的天然是李含光所居的紫阳别院,另有承平、崇元等观,好生畅旺。

用过朝食,赵蕤便说闲来无事带江朔在茅山四周逛逛,江朔虽知本身内伤难治,但毕竟现在毫无任何症状,不但没有任何不适,昨日导炁入海以后还感觉精力甚是健旺,一听赵蕤说去玩耍,天然欣然前去。

却见二何兄弟各领六名侍卫构成两个小阵,这阵型莫说赵蕤,就是江朔也一望而知,是两个北斗七星的形状,二何兄弟自领天枢,其他诸侍卫各站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星位。本来北溟子自创北狩步,他虽一人可占七星,但也知此非常人所能为,是以又别创了一套阵法,传给徒子徒孙,如遇劲敌合七人之力仍可制胜。厥后北溟子大弟子尹子奇投奔安禄山,便在平卢军中遴选精干之士传授武功,演练此套阵法,此番南下包含二何兄弟在内的一十四人便都是安禄山的亲卫。

睡到半夜,江朔迷含混糊地醒来,现在后殿灯烛已灭,但前殿供奉神像处的烛火仍在,模糊透入后殿,他摆布张望却不见了赵夫子。正迷惑之际,俄然听到殿外有人轻声的说话,江朔吞了二龙内丹以后耳目变得比凡人聪灵十倍,两人虽在殿外低声扳谈,他却字字句句听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