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玉石之路[第2页/共4页]
颠末一处小山包时,二人见到一眼小泉,着泉水构成的水潭浑圆,不过几丈宽,中间的泉眼中却不竭有泉水翻涌而出,仿佛泉水正在沸腾普通。
南霁云见江朔主张已定,只得叉手称是,他灵机一动道:“事不宜迟,那我这便解缆去了。”
独孤湘这里所说的“玉门关”是汉时玉门关,汉朝的玉门关最早在敦煌城正西,后迁至敦煌西北,旧关改名阳关,二关一军一民,皆在碛东。
北面的湖小,却水草丰茂,水中游鱼如梭湖畔牛羊成群,南面的湖大,湖岸边却尽是白花花的盐滩,中有一岛,其上鸥鸟翔集,直似西海之滨的蛋岛普通,最奇的是两湖之间另有一条小河联通,却仍然是一淡一咸毫不相混。
江朔皱眉道:“但是如何和你耶耶说呢?总不能说你不想要他们管吧?”
独孤湘马鞭向北一指,用南霁元听得见的声音说道:“朔哥,如果我们不去伏俟城和耶耶他们汇合,另有甚么路能去安西四镇吗?“
独孤湘忙一把拉住他所骑枣红马的辔头,滑头地笑道:“南八慢来,我和朔哥先走,你渐渐去伏俟城。”
独孤湘道:“如何没人走过?传闻汉时于阗来的玉石贩子皆从敦煌城西面的关城出入,是以关城便取名‘玉门关’。若贩子从北面天山而来,应当走瓜州,怎会去沙州敦煌,可见南面是有路可行的。”
喜好大唐山海行请大师保藏:大唐山海行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这个地区非常萧瑟,鲜有火食,湖泊、河道倒是很多,但水多咸卤不成食,二人谨慎翼翼地循着有淡水的处所进步,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凡是淡水积聚之地就会构成草甸、池沼,二人只要寻着水源地边立足歇息,弥补好了淡水再解缆。
二人一夜不敢歇马,只驰出一两百里,离开河道,进入群山当中,才找一僻静处过夜。第二日持续在山谷中盘曲向西,行了四百里,翻过了山口,见土路从一大一小两个湖之间穿过,二人尝了尝两边的湖水竟然是一淡一咸。
同时双腿一夹玉狮子,催促江朔道:“朔哥,我们快走!”
江朔道:“我曾和高僧摩诃衍在吐谷浑之西糊口两年,那边西面群山之间有一片广漠的盆地,据摩诃衍说,他就是穿过这片盆地,进入吐谷浑的。”
如此逛逛停停,越是向西越是萧瑟瘠薄,初时还能不时见到在草甸上放牧的牧民,以后便只能见到大片大片的瀚海戈壁了,这些戈壁中有峻峭的小山壁立,或如百舸争流,或如龙脊鲸背,更奇的另有如城垣,如楼台,如高塔的峻峭岩壁,但明显都不是野生所能开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