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北上入蜀[第2页/共4页]
李宓道:“阁逻凤凭借吐蕃只是无法之举,不出三年,必不见容于尺带珠丹,届时南诏必定来降,现在么,恐怕会趁着我唐军得空南顾,又与吐蕃赞普约为兄弟之国的契机,进军南诏滇池以东的东爨、西爨等蛮族,趁机做到真正一统云南。”
独孤湘却催到:“啊呀,李都督你就不要和我们弯弯绕啦,快接着说,你是赢是输?”
孙仲得令,动员部下几十人出去了,一个多时候前,他们还是军纪涣散的散兵,现在固然穿着仍然残破,却挺胸叠肚腰杆笔挺,看起来就是一支士气昂扬的劲旅。
刘通判闻言却低头不语,仿佛颇不平气,李宓道:“如何,你不信?”
刘通判忙问李宓要去那边,李宓据实相告道:“我们要去北面的雅州,堵死吐蕃人东进的通道。”
阁逻凤对李宓道:“这位制鞘大师脾气古怪,一样的剑鞘只做一把,是以这铎鞘剑可说绝无独一,世上再无第二把一样的宝剑,以此为信物,南诏人见此剑如见本王。”
段俭魏点头道:“我主之意是,以此剑为信物,南诏便无人敢害李将军。”
刘通判这才起家,李宓问了城中军队人数,城墙、武备如何,刘通判本就是司文通判,所答非常详细,李宓才知城中不过千余军士,大部分还都是南征惨败后逃回的散兵游勇,真正能作战的健儿,不过几百人罢了。
李珠儿冷哼一声道:“厥后南诏在同一六诏的战役中无往倒霉,就是因为李都督你的传授吧?”
独孤湘道:“李都督你说的这么好,如何没几年南诏就兵变了?”
城上守兵面面相觑,都是既不成思议,又满心欢乐的神采,只要江朔他们晓得是阁逻凤和段俭魏回到营中,命军队拔营撤退了。
李宓笑道:“恭维话就不必说了,我观中间思惟周到,办事井井有条,不如也随我去雅州做通判吧。”
李宓叮咛孙仲道:“现命你为侍郎,去城中收拢残兵,重新编列,随老夫北上。”
独孤湘道:“李都督,为甚么阁逻凤见是你执掌剑南军镇的兵权,便自拜别了呢?你们友情这么好么?”
独孤湘奇道:“如见大王有甚么用?莫非请李都督去你们南诏当大王吗?”
刘通判问道:“李都督要带走多少人马?”
李珠儿冷哼一声道:“看来这阁逻凤是做了两手筹办,若剑南留守不是李都督,现在恐怕南诏人已经在攻城了。”
李宓接着道:“说也奇特,我和皮逻阁同龄,却与小的阁逻凤非常投机,同在姚州弄栋城时,我们出则同车,寝则同榻,可说是形影不离,以后皮逻阁打下了西洱河边的太和城,举家搬去那边居住,我们可甚少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