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唐山海行 - 第704章 傥骆怪客

第704章 傥骆怪客[第1页/共4页]

剑南道进入关中需通过蜀道,蜀道分南北,从成都解缆,先走南路金牛道到汉中,以后北路便分为五条,江朔前次北上去西域,是以走的是最西面的祁山道,祁山道通陇右,此番去长安天然不会走这条道。

回到唐时,这一年已是大唐天宝十四载,乙未羊年。见巧珠已经安设好了,柳汲再度请旨北上,只是此番不需求再像前次那般仓猝了,崔圆绕了一大圈回到成都以后,公然没有引发杨国忠、杨暄夫子的思疑,现在已坐稳剑南道留守之职,柳汲北上乞降,他不但不会难堪还大开便利之门,是以南诏此番多备邑从、礼品,构成了一支百余人的使团北上。

西面的陈仓故道是最早的蜀道,周朝便已开凿,也称周道,最为平整开阔,但间隔长安太远,也不为使团所选。

中间的褒斜、傥骆二道,褒斜道在汉朝固然是大道,但后遭烽火践踏,更遇着褒水改道,冲毁了很多栈道,在唐朝虽还勉强通行旅,却已不作为驿道利用了。

八百年后,当年的贵爵将相皆成冢中枯骨,独“败军之将”李宓成神,世受香火供奉,令人唏嘘,当然这都是后话,唐人无从晓得了。

一是年初,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杨国忠与兵部尚书韦见素遂极言禄山反迹已明,而贤人竟仍不信,承诺安禄山的全数要求,射中书为番将发日敕,给告身。

且浑惟明与南诏做买卖,虽是为了赢利,实也无益于南诏百姓,江朔当即承诺,只是叮咛浑惟明不能逐利过火,浑惟明答允去了。

那人却默不出声,江朔还上山上风大,又喊了一遍,那人仍然没有反应,江朔心道:莫不是在山路上睡着了?此地栈道矗立险要,谁又能在如许的处所立着睡着呢?

江朔正行进间,忽见火线山口有一道人影拦住了来路,栈道上有遁藏来人的山凹,穿越之人均遵循“去避来,下避上”的原则,何况南诏使团上百人,数百骡马,那人自当让路,江朔因而喊道:“尊驾,我们人多遁藏不便,请让一让。”

颠末这一番折腾,又担搁了光阴,估计穿过傥骆道达到长安得是七八月间了。

李贞元毕竟还是没有规复,一向浑浑噩噩的,但认得女儿,糊口亦能自理,只是不记得南征之事,对他而言也何尝不是功德。巧珠再未回大唐,李家也世居南中,数年后,阁罗凤为其择配清流官郑回的三公子。

傥骆道南起傥谷口,北出骆谷关,这一白天隔骆谷关已不敷五十里了,世人皆是精力奋发,欲乘夜走完这最后一段栈道,这一段名为老君岭,恰是傥骆道最险要的一段,蜿蜒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南侧黑水各支流间,起落起伏于火食希少、野兽出没的莽莽山林当中,白天看那门路,绝栏萦回,危栈横亘,令人胆战心惊,夜里看不见反而不那么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