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007章 家中温馨,读书认字

第1007章 家中温馨,读书认字[第1页/共3页]

“部属拜见国公爷!”

明显,刚才的那番见礼,使得刘长乐等人非常别扭。

刘博源大谈而论,将当前读书识字的不便之处讲了出来。

一是道贺榆国公潼关大捷,班师返来。

........

刘博源摇了点头,持续道:“并且这件事情,但是关乎到统统天下读书人的大事情。”

女儿刘元夕则是扑倒在了刘博源的怀里。

“爹爹,你看这个字念甚么啊?”刘元夕指着三字经上的一个汉字问道。

别的另有,此时明朝的书籍之上,都是没有标点标记,没法分断词句。

毕竟都是五六岁的孩童罢了,还是处在好动贪玩的春秋,那里受得了这些端方。

在明朝之时,底子就没有学过二十六个字母,也没有学过拼音读字。

时至中午正。

........

刘元夕、刘长乐、刘长平、刘长安四人放学返来。

“夫君,妾身晓得错了!”彩云低头认错。

而后,刘博源又朝着刘长乐等三人道:“行了,都别施礼了,这都是在家内里,无需讲这么多的端方。”

“如许也好,就怕娘亲闲下来没有事情可做。”

后院当中,树荫之下。

刘博源笑着点头,说道:“有两位娘子服侍,当然是舒畅了。”

刘长乐等人游移了半晌,说道:“可夫子教过了孩儿,现在爹爹贵为公爵,更是礼不成废,当重视礼节礼节,方显公爵之仪。”

二是恭贺榆国公高升,受封公爵之位。

平静下来以后,刘博源总算是有空好好的陪一陪家人。

刘博源点了点头,心中甚安。

“好吧!爹爹。”刘元夕嘟着嘴道。

“本日中午正时,本公爷的女儿放学返来,拿着一本三字经......夫子讲授,都是拿着书籍照念,没有细教如何认读汉字,也没有细讲这个汉字的含义......”

刘博源恍然大悟,明白了此中启事。

持续数日时候,全部榆林城热烈不竭,军民百姓们无不欢乐万分,衷心的为榆国公感到欢畅。

如果有了标点标记,那学童们学起来也就更加便利了。

“术业有专攻,本公爷岂能专断而行。”

萧怡抱抱不平,说道:“夫君,莫要欺负彩云了。”

各州府的官员将领们也是照顾重礼前来,恭贺榆国公高升。

“另有那分断词句的标记......如此一来,岂不更加便利孩童们读认汉字。”

叶注释再次拱手伸谢。

“是,孩儿明白了!”

“夫君,妾身可捶捏的舒畅吗?”萧怡一脸和顺的问道。

这时,刘元夕从身后的小书囊当中,拿出了一本三字经。

当然了,有了二十六个字母拼音的话,那对于学童们读书认字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便利。

“夫君,你也晓得娘亲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自元夕、长乐他们上学以后,娘亲便再无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