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百官震惊,各将追赠[第2页/共3页]
是以,陈新甲只得冷静地站立原地,不敢做出任何的行动。
“然东虏猖獗至极,不识大明天恩,主动挑衅战端......锦州之战,东虏胡部竟是施以卑鄙之计,导致我大明王师遭受惨败......”
赐地三千亩,食禄九千石!
当时的刘博源正跟从着五省总督陈奇瑜,前去中原之地围歼流贼,洪承畴与各省巡抚及总兵等一众官将,在河南陕州驱逐陈奇瑜的到来。
但对刘博源来讲,洪承畴的名声还是非常之大,固然‘洪屠夫’的名号并不好听。
或许要不了多久时候,陈新甲必定就会落空崇祯天子的信赖与正视,最后落得与周延儒一样的了局。
固然两人并没有甚么交换,且以刘博源当时的官位,也确切没法引发洪承畴的存眷。
封赏典礼还在持续。
从另一方面来讲,固然洪承畴没有甚么功绩,但还是有苦劳的。
“英都伯未才气挽狂澜,使我王师伤亡数万之多,锦州、宁远等城池接连沦陷,辽东局势一片腐败......英都伯劳苦功高,为国捐躯,其罪当免......”
奉天殿前的一众文武百官们,皆是心中一片震惊,久久回不过神来。
........
洪承畴能以一个文人的身份,镇守辽东数年之久,死力抵挡住了东虏的打击,这在统兵才气上来讲,确切是非常出众。
如果陈新甲真的这么做了,那这就是在打崇祯天子的脸面,置天子的严肃于那边。
符应崇能够入葬在天寿山下,那是多么的光荣。
而在洪承畴因病身亡以后,辽东局势才会变得如此腐败,使得大明接连的丢城陷土。
这是刘博源与洪承畴的第一次见面。
“......京营新军总兵忠勇伯符应崇英勇恐惧,与东虏历战而亡,其忠心日月可泣......为彰显皇恩浩大,特追赠忠勇伯为忠勇侯,其子世袭侯爵之位,赐丹书铁券......”
若非不是洪承畴的身材启事,恐怕辽东局势底子不会变得如此腐败,或许奴酋多尔衮不成能等闲的攻占锦州、宁远等城池。
他故意想要站出来公开反对,可看着面前的封赏典礼,陈新甲终究还是没有出列反对。
并且洪承畴在措置各军之间的干系,也是非常的纯熟成熟,能够主动的变更各军将领,从而使得辽东局势一向处在稳定的状况。
赐封榆国公为榆林郡王!
想他陈新甲寒窗苦读十数载,好不轻易以举人身份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此中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其尸身可葬于天寿山之下,赐赉公爵规格入葬,望其子孙后代尽忠......”
总得来讲,崇祯天子的此次做法,还是非常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