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987章 中都凤阳,防御能力

第1987章 中都凤阳,防御能力[第1页/共2页]

喜好斗争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师保藏:斗争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角楼、箭塔、炮楼、马面等各种防备设施,遍及了整座城头之上,使得整座中都城固若金汤。

当中皇城城墙高三丈九尺五寸(大抵13.3米摆布),女墙高五尺九寸五分(大抵2米摆布),整面城墙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大抵15.2米摆布)。

在洪武八年时(1375年),朱元璋俄然命令停建中都城,改中都为南都城,并将修建中都宫室的余材,当场用于修建陵墓、寺观和其他工程。

值得申明的是,起码需求十万兵马以上,才有能够攻陷中都城。

并且从汗青上的角度来看,中都城也是南京与京师的原型,其对后代的影响至大至深,就连承天门、午门、玄武门等称呼都被一一相沿。

固然中都城只是建成了大半,但是从范围上来看,一点也不减色厥后的南京与京师两座城池。

另有中都城墙的防备才气,那就更加不消去提。

在洪武二年玄月(1369年9月),太祖天子朱元璋下达圣旨,号令有司在其故乡建立城池宫阙,形制如同京师一样范围。

就算在中都城内摆设数万兵马戍守,但是只要派出十万兵马打击的话,那就绝对能够攻陷中都城,不再是有能够攻陷中都城。

固然朝廷雄师在光复了中都城后,崇祯天子当即下旨重新修建城墙。

但是因为朝廷财务的严峻,使得中都城墙再也没有了本来城高墙厚的防备。

而之以是取名为中都,首要还是因为这个处所,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

同时也恰是因为如此,中都城的防备千万不成小觑,只要数万兵马死守城内不出的话,起码也要十万兵马才有能够攻陷这座城池。

凤阳府,凤阳城。

就这点高度的城墙,也就堪比普通的府城城墙,乃至有些县城城墙的高度,都与中都城墙一样。

提及这座城池,另有一个更加清脆的名字——中都城。

当然这只是实际上的推论罢了,究竟上的环境又需另作他论。

中都城的修建可谓是发兵动众,朱元璋不但‘令天下名材至斯’,还遣使到尚未归入图籍的从属国‘求大木’。

后朱元璋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称临濠府为中立府,又因中都宫阙建立在凤凰山之言,故又改称为为凤阳府。

如此高的城墙,各种配套的防备设施,天然也是少不了的。

且又有一句话说的好,繁华不回籍,如同锦衣夜行。

整座中都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此中外城周长约有四十五里,开有九座城门,内城周长约有十六里,开有四座城门,皇城周长约有七里,也是开有四座城门。

作为大明建国天子朱元璋的故乡,天然是不能有任何的寒酸,天然是要修建出一座豪侈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