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与满清的议和[第2页/共3页]
不过,刘博源对此一点也不在乎。
而镇国将军府银库中的银钱,则是在急剧的缩水。
“杨爱卿说的是没错,可九边官军是用来防备草原鞑子与满清的,等闲变更不得。”
随后,高起潜与方一藻再度调派周元忠,前去盛京与皇太极媾和。
估计在玄月份的时候,将会迎来一次大歉收。
阁臣薛国观、范复粹、方逢年等人,也是死力反对定和。
杨嗣昌也上奏劝道:“臣以练兵为正道,开市媾和为权宜之计,舍此而以陵京频试边锋,臣不敢知!”
与满清媾和?
但是,固然措置了这些官员,这媾和之事也没有完整的成果。
崇祯天子从龙椅上起家,来回的在御阶上走了几圈后,这才停下脚步,转头对着御阶下的杨嗣昌说道:“杨爱卿,你先派出人手,去辽东刺探一下皇太极的口风。”
并且,皇太极明白表示,如果真有媾和的决计,他便可撤走在锦州的统统兵马。
崇祯天子终究还是没有下定媾和的决计,只是命杨嗣昌先去探探皇太极的口风。
很多精锐的官军,都还在九边与辽东之地。
意义说的很简朴,媾和只是权宜之计,如此又能够制止满清频繁进犯京畿,多好啊。
对于完整处理流贼的题目,杨嗣昌也是没有涓滴的体例。
“如果与满清媾和的话,恐会遭到朝臣的反对与百姓的唾骂!”
黄道周的这番批评之言,不但把杨嗣昌给贬低了一遍,一样使得崇祯天子没有面子。
比来这段时候,崇祯天子不但收到三边总督洪承畴要求援兵的奏折,且另有四川的蜀王也写了来信,要求崇祯天子尽快剿除流贼。
目前在归化城与海德金营地,已经开垦出上万亩的地步了,并且也都已经种上了粮食。
杨嗣昌在收到皇太极的表示后,当即就向崇祯天子汇报了此事。
杨嗣昌也是明白此中的原因,故而一针见血的说出流贼难灭的启事。
踌躇好久的崇祯天子,终究还是挑选平台召对,与内阁大臣商定是否媾和。
另在河南、陕西等地,又有小股流贼起事造反,一刻也不得安生。
崇祯天子心下一惊,面色仍未有涓滴窜改。
“杨爱卿,目前三月剿贼的刻日,已是畴昔了半年不足,然大明境内的流贼还是没有完整剿除,朕心难安啊!”
七月初。
高起潜与方一藻收到来信后,上奏给崇祯天子,建议与满清停止媾和构和。
在中原大地之上,就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等人的官军步队,很有一些战役力。
毕竟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主动与曾经的家奴媾和,这实在有失他天子的颜面。
嗯......
周元忠的再度到来,使得皇太极觉得和谈有望,又是大肆接待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