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发展目标,军制改革[第2页/共3页]
刘博源闻言,当即面色一黑,对着李凤娇叮咛道:“李司长,发个公告下去,如果军户家中有适龄儿童不上学的,皆更加征收赋税。”
看来,要想尽快的生长强大,就必须加大对流民的收留力度了。
“大勇,说一说财务司及贸易司的环境吧!”
“好!本督晓得了!”刘博源点头暗见晓得。
刘博源冷静的听着李大勇的汇报,心中对本身的家底也有了详细的体味。
“将以十报酬一个班,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士卒八名。班长与副班长皆由小旗官充当。”
刘博源摆了摆手,笑道:“在本督的麾下,只要有真才实学,本督毫不吝于官位犒赏!”
“叶司长,对于教书先生的贫乏,你可向昔日同窗手札一封,只要他们情愿来延绥镇的,本督皆厚礼相待。如果才气凸起的,本督不吝于官位犒赏!”刘博源挥手道。
“各堡各城的守军,将作为驻军利用,首要卖力对内的保护稳定,比方剿除贼匪,抓捕盗贼等。至于威武军的任务,将首要卖力弹压流贼、抵抗外族。”
众将领一听,当即凝神望向刘博源,静听着威武军的军制鼎新。
可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想有充沛的人丁,那也只能从内里收留流民了。
叶注释起家站起,拱手作揖道:“回禀大人,遵循大人一个营堡一间书院的要求,目前全部延绥镇三十六堡中已经开设了二十五个书院。但因为教书先生的贫乏,有七个书院还处在无人教书的状况!”
......
“一个连的总兵力加起来达一百五十六人!”
目前来讲,财帛倒是充足目前所用,毕竟有了一个年进百万两银子的盐场堡。
稍稍想了想这个题目后,刘博源便把这个题目放到一旁,目光望向了李大勇。
“是以,来岁的第一个目标,将是大力收留内里的流民,开荒更多的屯田。并且,生长的重心要放到前河套平原上。”
“以三个排为一个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两名,连级镇抚使一人。连长与镇抚使由百户官充当,副连长可由总旗或试百户充当。”
“除了这些目标以外,本督还筹算对威武军的军制停止鼎新,以适应我们当前的火器战阵。”
“一个连另装备一个排马队,专事夜不收、传令与旗手之责;炮班十人,装备虎蹲炮四门;后勤班十人,专事烧火做饭、疆场救济及打扫疆场。”
说到这里,刘博源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持续道:“第二个目标,将是对军队的鼎新。”
而后,他的目光放在了教养司叶注释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