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741章 议对清军,进攻锦州

第741章 议对清军,进攻锦州[第2页/共3页]

小车之上满载着土筐土袋,用来填平壕沟与护城河。

但就算祖家的权势再如何的减弱,还是撼动不了祖家在辽东的职位。

“行动都快一点!将守城东西搬上去!”

就算是新起的吴家,也是不及祖家的一半权势。

届时,刘博源将会窜改此次的作战打算,带领雄师从北面度太小凌河,迂回到乳峰山的北面,对乳峰山上的清军停止包抄。

“督臣,其实在永昌伯临行前,就已经预感到了现在的成果。并且,永昌伯还为此出了一个良策,一旦我军攻占......”

密密麻麻的清甲士海中,数十辆盾车打在前头,铺天盖地的号令声也在盾车后响起。

......

一旦明军在短时候内就攻占了黄土岭,那便可尽快的联络于他。

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们在看到清军的打击步地后,都不由得面色大变,乃至另有一些士卒脸露惨白之色。

不过,也有一些惶恐失措的明军,在城头上惊骇的叫唤,并四周逃窜着。

而清军在晓得本身被明军包抄以后,绝对会向着西面逃去。

明弘治十七年,锦州参将胡忠再次停止扩建,周长达八里之多,且还挖有护城河,城墙增高至三丈,四座城门处都设有瓮城。

是以,刘博源想出了一个良策。

作为辽东话事人的祖大寿,其满门皆是在辽东关宁军为官,其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润、祖泽法、祖可法等人,皆是游击将军以上官衔,可谓是权势庞大。

“好了,诸位!”

“......”

杨国柱涓滴没有冒功,将刘博源想出的良策详细的道了出来。

厅内的各镇总兵也是猎奇的看着杨国柱,凝神静听。

对于如何防备乳峰山上的清军,厅内各镇总兵的心中也没有甚么良策,但在杨国柱的内心,却不由得想起永昌伯刘博源临行前说的话。

不过,在颠末大凌河之战后,祖家中很多后辈都投降清国,祖家的权势也是以大大减弱了。

“对!当立马联络永昌伯,切不成华侈时候!”厅内世人连声应道。

“......”

每一辆盾车的前面,都跟从有大量的清军弓箭手。

“哈哈哈!此良策甚好啊!永昌伯的确是料事如神啊!”

并且,现在的锦州城外四周方向,都正在蒙受着清军的炮轰。

如果不毁灭乳峰山上的清军,那清军必将会趁着明军度太小凌河之时,建议俄然攻击。

北城门的城楼之上,正站着一群披甲戴胄的将领,为首之人是一名年约五旬的中年男人。

城外。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永昌伯的良策,那我们就当即联络永昌伯,让其从北面迂回过来,包抄乳峰山上的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