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889章 东虏处境,提出议和

第889章 东虏处境,提出议和[第2页/共3页]

多尔衮神采满足的放声大笑,脑海中还在回味着方才与布木布泰的狠恶交兵。

这些蒙古部落之以是投奔满清,还不是想获得一些便宜,但愿能从明国的手中抢得一些赋税物质。

然国王李倧担忧遭到满清的抨击,一向悬而不决,没有做出对策。

松锦之败,光是满洲八旗兵马就伤亡过半。

但是现在,便宜没有获得,反而还丧失惨痛。

抚摩着身下的这张龙椅,清宣统天子多尔衮神采感慨,又尽是志对劲满之色。

当然另有一个更加首要的启事,在皇太极的兄弟们与子侄辈中,才气较为凸起的也就剩下多尔衮与代善了。

至于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已经战死,福临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更是没法与多尔衮争夺皇位。

这使得朝鲜海内暗潮涌动,乃至有官方传言,国王李倧失德失民,不配为国主,必将有人取而代之。

连带着很多八旗将领与懦夫们,也与皇太极一同成为了明军的军功。

听完多尔衮的话后,宁完我与范文程对视了一眼。

以是,终究这个皇位天然落到了多尔衮的身上。

不过,对于与明国媾和一途,多尔衮的内心也并不是很恶感。

“传召范文程、宁完我二人入宫议事!”

就八旗各旗主与将领们,固然兵戈倒是勇猛善战,但措置政务却真是不如汉人。

固然明国事后没有出兵讨伐,但仍旧使得朝鲜国高低一片担忧。

如果没有满清的援助,恐怕都很难过过夏季。

在一番志对劲满过后,随之便是无尽的压力涌上心头,使很多尔衮再无方才的心机。

“媾和?”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非常不值得。

一旦蒙古各部落与满清离心离德,那将极大的减弱满清的气力。

荣幸的是,多尔衮没有痛下杀手,反而还安抚表示,当持续重用他们这些汉臣。

可这一战下来,数千兵马不但全军淹没,统帅金自点也被明国处以活剐之刑。

“你放心,朕会好好的帮你照顾你的后宫,另有你敬爱的大玉儿布木布泰。”

除此以外,本来臣服于满清的朝鲜国,也是不再忠心耿耿的对待本身的主子。

松锦一战,朝鲜国为了奉迎主子的欢心,也出动兵马数千人。

固然皇太极已经被明军俘虏,但这个任务是推委不了的。

全部朝鲜君臣无不发急万分,唯恐遭到明国的挞伐。

......

可代善现在成为了一个断臂之人,天然不是当天子的合适人选。

宁完我与范文程皆是满人服饰的打扮,光溜溜的脑袋后,垂着一根藐小的款项鼠尾辫,显得非常风趣。

听闻明国的天子有祖训传下:反面亲,不进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里是鉴戒先人总结出来的,没有祖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