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殿前应对之策[第1页/共3页]
“杨统制亦有光复燕云十六州之志?”官家斜睨一眼,端起茶碗轻抿一口。
“大人,这但是窖藏五年的加饭酒,从未曾售卖,本日特地为您开封。”杨芝储点头表示,顾大嫂便为世人斟满酒杯。
“回禀圣上,是以我军战力大不如前,微臣恳请圣上尽早整军经武。今后如有机遇光复燕云十六州,我军用时战力不敷,恐将错失良机。”杨芝储道。
闻焕章临别时的警告犹在耳畔:“奏报须改三存七,特别是各地禁军空饷之事,军务不成胡言,切不成主动请缨..."杨芝储考虑再三,将军情一一禀报。
“大嫂受的起,收着吧。杨某一点点情意罢了。”望着顾大嫂欣喜的脸庞,杨芝储心道,登州帮总算光复了。旁人觉得孙立是主心骨,实在登州这些人只听顾大嫂的。就是不听,顾大嫂也有体例让你听。
“好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官家站起家来,轻击双掌,赞道,十二旒玉藻冠微微闲逛,收回清脆的声响,“若委你提举河北两路厢军,可否为朕练就一支能征善战之军?”官家虽已听惯此等话语,却并不料味着他不喜,既故意又有力,略加提携亦无不成。
“圣上,微臣虽鄙人,亦是宋国子民,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官自当尽忠报国。”
官家凝睇着这个跪地的身影,不由忆起多年前在潜邸初见时的那位少年伴读。彼时的高俅无忧无虑,一心只想作个陪读,现在却也学会了欺瞒圣上。这杨戬的子侄辈年纪尚轻,竟已晓得以流民之血染红本身的官袍。
杨芝储心如鹿撞,面前闪现出闻焕章的那番解释。他重重叩首:“臣恳请仿效保甲法,准予州县招安流民为义从。每收百人便授予巡检之虚衔,遣其北上袭扰辽境。待他们与契丹守军两败俱伤,官军再以追剿匪寇之名越界...”
酒香四溢,世人举杯共饮。杨芝储放下酒杯,环顾四周,见酒楼内来宾满座,心中甚是对劲。
孙新点头道:“大人一起舟车劳累,烦请诸位稍候,我马上便去。”杨芝储将其唤回:“这两幅画拿去平话,乃是画师王义所作。一幅为‘美髯公’朱仝,另一幅则是我的画像。这几日平话之唱本,我已带来。就讲杨铃辖大破西夏。哈哈哈哈,欲成大事,怎能不得民气。务必妥当安排。”
官家闻探子来报,微微点头:“还算灵巧,如此之人尚可一用。朕观此后杨太傅无需归府,留于宫中亦无不成,昔日他不也居于此地。”
“呵呵呵,好个滴水不漏的答复。现在若许你掌军伐辽,可有必胜掌控?”官家一招手,寺人仓猝奉上茶盏。
"回禀圣上,微臣之言句句失实,只是军费多用于西夏战事,我国与大辽素无抵触,北疆数十年无大战。将士遂生懒惰之心。”杨芝储跪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