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332章 国企概念

第332章 国企概念[第1页/共3页]

一会以后,高拱看向李文贵,再主要求道:“另有甚么设法,不管对不对,都说出来听听。”

李文贵一口气说到这里,感受有些口渴了,便去喝茶润喉,临时不说了。

李文贵本来是想说一些科研方面的,但是他说出来,怕高拱等人没法了解,就改口答复道:“比如,设立书院,让大明百姓都识字。官方贩子做这个事情,必定是要赢利,要让统统大明百姓都识字,那读书用度必定要非常低,他们普通不会去做。可朝廷这边,是不是要做?”

高拱听到这里,迷惑地打断问道:“有如许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怕高拱和张居正不睬解,就给他们先容道:“不管水泥作坊,还是玻璃作坊等等,我都设有专门的格物部,去格物出更好的水泥和玻璃等等,只要如此,我的水泥作坊和玻璃作坊所产出的水泥和玻璃,便能够会一向保持是最好的。”

这一次,他在写完以后,不是递给张居正看了,而是递给李文贵,同时问道:“这是不是你刚才所说的意义?”

“再比如,某方面的事情,不晓得做起来会不会赢利,但是必必要做。官方贩子就不成能去做,但是朝廷就有需求去做……”

书社每开到一个处所,都会设立一个书友会社,带有藏书阁的那种,就是后代的图书馆,然后还会再设立一座免费的书院,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

幸亏高拱和张居正都非普通人,明白这前后两个事情,实在是有很大差别的。是以,他们都没有问出老练的题目。

“另有,官方的贩子,多是短视,只想着快赢利,多赢利,而比较少考虑其他。但是,如果是朝廷本身的,就不会如许,需求从朝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有的时候,不赢利的事情,也是要做的。比如说,灾年时候,粮食很贵,官方贩子都是高价售卖,但是朝廷的粮店,便能够平价卖粮!”

哪怕是封建社会,实在也是一样。

这个例子,是这个期间的人都懂的,一听就明白。

此时,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在听到李文贵说得这番话以后,不由得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开端考虑这个题目。

能够说,至今为止,也就书社开的免费书院最多了。可就算如此,对于全部大明朝来讲,能有的进献,也只是九牛一毛。真正要做的,还是得朝廷来才行。

“火器这块,乃是国之重器,好不好,干系到军队的战力,更是干系到国度的稳定,乃至是开疆拓土与否,是不是也设立格物部去做,哪怕不晓得能不能格物出更好的火器,也要去做,这是不是就是朝廷的任务?”

高拱思虑了一会以后,没听到李文贵持续在这方面说话,就拿起羊毫,又在纸上写起了总结。

如果普通人,听到李文贵说这个,说不定会感觉李文贵前后冲突了。因为李文贵在前面有说过裁撤一些衙门,现在却又建议增设不异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