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文以载道,一脉相承的汉字[第6页/共6页]
书迷正在阅读:
开局反杀命运,系统教我花式败家
一共写下了37篇诗作并堆积成册,大师分歧推举王羲之写序,这就有了这篇歌颂千古的《兰亭序》。王羲之写这篇文章时,已是51岁,书法气势臻于佳境炉火纯青,是他书风成熟期间的代表作品。
说文解字,说字传义
竹木制作而成的翰札,固然易得但过于粗笨,同期间还呈现了一种质地轻软、便于照顾的载体——缣帛。在帛上誊写笔墨称为帛书。帛用于誊写,源于春秋,盛于两汉,与翰札和纸等誊写载体并存。
首要记录了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遵循风俗、临水而祭,祓除不祥,即这篇文章里说的“修禊事也”。名满天下的谢安等文人雅士,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会聚于兰亭。曲水流觞、赋诗咏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同一六国,建立了中原汗青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他号令李斯、赵高和胡毋敬等人清算笔墨,以简化今后的“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天下。